再见,济医
作者: 高启迪黄海之滨,海韵之都,在“日出初光先照”、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城市,矗立着这样一所带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学校——济宁医学院。背靠苍郁起伏的卧龙山,东临景色迷人的黄金海岸,汇脉纳川,藏风聚气,正是济宁医学院的底气所在。
从2015年9月12日走进济宁医学院的大门,到2019年6月30日成为济宁医学院的校友,这些日子里,我们有过欢乐,有过抱怨,有过成功,有过失败,等真正要离开时,我们剩下的唯有不舍。一年才开一次的南大门威严庄重,那是济宁医学院敞开怀抱迎接新生的仪式感,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漫长的“门岸线”彰显着海派的个性张扬;教学楼前,馥郁的桂花香融进浓浓书香里,凝聚着孔孟文化的丰富底蕴;鉴湖旁,医学生誓词的场景无比肃穆,赏荷喂鱼的我们总是络绎不绝;本草园,万木复苏,阳光打在一簇簇小菊花上,格外耀眼,准备期末考试的学生总喜欢在此寻一处静谧,或放声诵读,或闭目冥思。
我曾经躺在宿舍床上无所事事,曾在太阳刚刚露出鱼肚白时冲进教室奋笔疾书……那些日子匆匆而逝,沉淀在芸芸众生的平凡生活里。2018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划落天际,我独自从学校出来,看到宿舍园区门口人山人海,所有人不约而同抬头仰望星空,振手舞臂,激动不已。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流星雨,看到第一颗,我虔诚地许好愿;看到第二颗,它默默从眼角划过;看到第三颗,它告诉我希望。流星很短,却记住了我们的心愿;流星很暗,却承载了我们的梦想。
人们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就各奔东西,可是到了离别的日子,总会期盼时间能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这一分钟,我想再去教室坐一下,也许空寂无一人,也许学弟学妹在紧张复习中;这一分钟,我想去鉴湖旁,看一下医学生誓词的场景,虽然我并未学医,但这是学校灵魂所在;这一分钟,我想去操场逛一逛,那些气喘吁吁朝着八百米终点奔跑的身影,映照在汗水浸湿的跑道上;这一分钟,我想去本草园逛一逛,看看今天谁开了花,谁丧了气;这一分钟,我想去学校大门口走一走,瞧瞧济宁医学院的校门究竟有多大。
以前,我总埋怨课堂时间过得慢,耳朵里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思想早已放飞到九霄云外。等到毕业,我想再听老师讲一次课,已然是奢求。我感谢遇到的这些老师,他们不仅是老师,还是朋友,在我失意时,在我手足无措时,给予我帮助,帮我渡过难关。我也要感谢曾经并肩作战的小伙伴,如今的你是否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是否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努力拼搏。初次相见的我们总是羞涩地不知道怎么开始一个话题,而今的我们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祖国各地,那扇南大门成为两个世界的界限,里面是书生意气,外面是姹紫嫣红。我们一起压过的马路,夜晚十一二点的海边,操场上的摄影,一起睡自习室的午间……细看天边云卷云舒,我抬头仰望到的是济宁医学院的某一处,那里曾经有我们留下的身影!
流云飞走,列车鸣笛。回忆在与天空的对峙中囤积着阳光,温暖着将要陷入绝望的理想。独自站在高楼上,那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几次迷失了奔跑的方向,望着前方无尽的道路,欲说还休。辗转之间,我们走出大学殿堂,憧憬着雨后的彩虹,渴望着梦想的实现。沿路漫漫,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风有约,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一番风来,一种花开,直到吹开所有花的梦想。不说再见,来不及再见,也许有人永远不能再见,只愿记忆中的母校,以及母校遇见的每一个你,会在未来越来越好!
(作者系济宁医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5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