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品书香

作者: 赵雅静

围炉煮茶品书香0

围炉煮茶,顾名思义,就是守在茶炉旁,煮茶的同时烤上一些小食,如砂糖橘、花生、瓜子、红薯、栗子、桂圆等,像是美味小食的聚会。

寂静的冬夜,围炉煮茶,茶叶经过时光的“洗礼”,褪去了最初的青涩与寒凉,茶性变得平和温热,在寒凉渐生的冬天再适合不过。

茶香氤氲,捧一本书静心阅读。此时,回忆里涌动着过往的夜读时光。

让我爱上阅读的启蒙老师是爷爷。爷爷是乡里邮电所的所长,温润儒雅,识文断字,写得一手好书法。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的冬天特别冷,冬夜似乎来得特别早,而且漫长。晚饭后,离睡觉时间尚早,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在炉边烤火。爷爷爱喝茶,奶奶会在一个很大的搪瓷缸中加好水,放在炉盖上,等水开后,置入一撮茉莉花茶。茶叶随着沸腾的开水上下翻滚,叶片慢慢舒展,茶汤变得醇厚,屋内登时茶香弥漫。童年记忆中,这是令我心安的味道。

奶奶坐在炉火边做着女红,爷爷则喜欢在炉火边看书,还会把书中的人物故事讲给我听。印象最深的是《山海经》,我被故事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在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围炉夜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此时的冬夜是一个有故事的、有诗意的夜晚,炉边是我爱上文学的启蒙地,它让我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为我以后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我接到城里。小小年纪的我居然对文学经典名著和历史名著感兴趣。爷爷带我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整套四大名著,还有《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历史类书籍。父亲说:“她才识几个字,能看懂吗?”爷爷说:“我娃是用心读书的聪明丫头,知晓书中道理是迟早的事,长大后也会像书中人物一样有出息呢。”

每年寒假,我都会回到乡下陪爷爷奶奶。无数个冬夜里,坐在炉边,我读完一本本名著。有时读到精彩处,我会反复品读好几遍。爷爷喜欢提问,问我:“刘备为什么叫刘豫州?”书上内容我是熟记于心的,我答道:“刘备曾担任过豫州牧这一官职。”爷爷接着问:“‘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我答曰:“刘备、关羽、张飞。”爷爷看两个问题没有难倒我,一番思索后,又提出一个问题:“赤壁之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我想了想,从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弱小的孙刘联军战胜强大曹军的原因,还说这一战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爷爷听后,连连说:“看来我丫头的书没有白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奶奶不敢打扰我们,又怕我们晚上饿,经常会在炉子上烤馒头,烤土豆,烤豆子,烤红薯。围着炉子,奶奶一边烧柴火,一边不时用柴火将炉子里烤熟的红薯、土豆拨出来,就那么滚烫滚烫的,剥开来给我吃,我被烫得龇牙咧嘴,心里头却泛着甜香。

童年记忆中,那是一个土豆、一个红薯就能令我心生满足的美好岁月。这冬夜里的烤土豆和烤红薯,不仅是味蕾的满足,还是对心灵的馈赠。

围炉读书的时光不但让我记住了一个个故事,而且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学生时代,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语文和历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候,我尝试投稿,至今记得第一篇文章变成铅字后,那份满满当当的喜悦感。爷爷戴着老花镜,把我写的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工作之余,还是会挤出时间阅读和写作。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笔耕不辍已然成为我的精神需要,常有小作刊登在各级报刊上,赚得碎银几两,给爷爷买各款精美的茶叶,围炉煮茶夜话……

时间好不经用,岁月流转间,爷爷已经离开我多年。

如今的冬日夜晚,当我在温暖的书房阅读、写作时,孤独感油然而生。我怀念围炉夜读的美好时光、火炉中跳跃的火焰,以及茶香氤氲中爷爷的音容笑貌……

偶有小作见报,那是我对爷爷书香精神的传承。

上一篇: 怀念声音
下一篇: 祝我好运吧,朋友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