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花式降温法
作者: 张君燕降温可是一门大学问,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为了降温,想了很多办法。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莫过于大自然的馈赠——冰块。可是,如何在炎炎夏日得到冰块呢?古人创造出两种办法:藏冰法和硝石制冰法。藏冰法就是将冬天的冰块储藏起来;硝石制冰法则是利用硝酸钾溶解吸热的原理,将硝石扔到水里,随着硝石的溶解,水慢慢降温,凝结成冰。这个方法起源于唐朝,促成了中国古代冷饮行业的兴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冰块在人类制冷领域一枝独秀,此时的低温也不过是零摄氏度。直到近代液态分离空气法的发现,人们在制冷方法上才有了更多选择,温度也达到了零下摄氏度。此后,制冷的发展有了两个方向:一个是零上摄氏度至零下几摄氏度之间的制冷方式的优化,可以用于空调和冰箱;另一个是不断追求更低的温度,研究物质低温下的性质。
这个听起来似乎属于科研的范畴,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在制冷中,液态气体和冰块十分类似,都是通过相变制冷来降温。现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制冷方法就是利用液氮和液氦做相变制冷。在接受了液氮和液氦之后,很多存在临界温度的现象就有了判别的标准。例如,某种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77K(开尔文)以上,那它就是一种高温超导体,因为只需要液氮就可以让它转变至超导态,不用其他复杂的、昂贵的制冷系统,这对研究人员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利用液态气体进行相变制冷之外,还有利用固态制冷剂的相变制冷,利用节流、放气过程的膨胀制冷,以及热电制冷、辐射制冷、吸附制冷等制冷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都为人类的低温研究做出了贡献。
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绝对零度是无法实现的。那么,是否有办法逼近这一温度呢?利用液氦做相变制冷能达到更低的温度,但实际操作所能达到的下限也只是0.4K(开尔文)。这时,磁致冷、稀释制冷、激光制冷等方法就出现了。
磁致冷利用的是磁热效应:在磁场施加与除去的过程中,磁性离子系统会分别出现放热与吸热的现象。当系统满足绝热去磁条件时,便可以构造卡诺循环,实现制冷,其原理便是超流4He稀释3He吸热,实现制冷。目前,商业化的稀释制冷机可以实现5mK(毫开尔文)的极限制冷。更厉害的是激光制冷技术,它直接把温度拉低到百万分之一开尔文!不过这种技术目前只适用于实验室,没有商业化的应用。
人们为什么不断研究低温,想办法逼近绝对零度呢?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物态只有在低于转变温度时才会展现。比如超导,材料在低于一定温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进入超导态。另一方面,由于微观粒子的热涨落运动,很多微弱的现象、粒子被掩盖,人们无法在高温环境下观察到。这种时候便需要在低温环境中才能观察,比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可以预见,在未来还会出现很多人们想象不到的花式降温法,给生活、生产带来无限便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