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笔杂记

作者: 吴书澎

斗笔杂记0

我们班的人颇为奇特。每逢下课,同学必携笔二三支围作一团。一个人可以单机,两个人可以单挑,三个人就玩场大乱斗,四个人一组后,组队就很普遍了。待到有十二三人,必移至后排的“罗马斗笔场”,来一场“百笔大战”,个个“斗手”生龙活虎。

玩的是什么?答曰:斗笔,顾名思义,就是用笔战斗,以课桌为战场,像玩弹珠一样,把对方的笔弹出战场为胜。斗笔的影响力之广,吸引力之大,甚是少见。就连大班长都逢此必参。我作为一个“心思浩渺连广宇”之人,少有参与,但也听闻不少,特此记下。

记斗笔,当然是记斗什么笔。概括下来,无外乎两类,一类单笔,一类改装笔。单笔分为钢笔与中性笔。钢笔又分重、轻两类,重型钢笔可以“远程狙杀”,在重量即正义的年代曾叱咤风云;轻型钢笔普及于普通大众,更适合单挑与“苟分”。

中性笔分类就多了,既有“纵享丝滑”的盖帽子型,又有“肉”型防滑套中性笔,这种适用于新手与女生,还有盲盒型,主要用于防御与角度战。“纵享丝滑”的盖帽子型笔曾登万军之首,可惜重量太弱,终被重型钢笔淘汰,虽已成历史,但其经典的旋转战术与瞬移打法仍被沿用至今。

改装笔是当今潮流。一个防滑套,两支以上“纵享丝滑”的盖帽子型笔就能组成多种改装方案,这令我尤为着迷。我曾改装“肉”型笔,使其组成“铜墙铁壁”防御笔。可惜生不逢时,它没用几天,又被我新改装的“巡洋舰”淘汰。

“巡洋舰”是一种攻击型改装笔,目前我改装出四级,分设“舰炮”型、“磁铁”型。“巡洋舰”由五支笔组成,长20.8厘米,宽3.2厘米,由两支“纵享丝滑”的盖帽子型笔为炮,可作180°打击。第一级“蓝云”级为“舰炮”型。

第二级“秦汉关”级为“舰炮”型战列巡洋舰。为什么名为战列?因为它是首艘装备重型钢笔的巡洋舰,其长26厘米,宽2厘米,很像一条长泥鳅。在原有的180°打击面上,加大了威力与重量。

第三级“玉阶怨”级为战列巡洋舰,它与“秦汉关”差不多,只是将5支笔改为6支笔,重量能抗衡笔袋。

第四级“翟飞墨”级是跨时代的,其为一艘“磁铁”型巡洋舰,由6支笔(4支“肉”型笔、2支重型钢笔)、1把尺、30颗“巴克球”组成,具有360°打击能力。作战时,先用“巴克球”缠住敌方重型钢笔,再有“舰炮”发动打击,也可以使用“巴克球”附身敌笔再弹射。目前,仅有一艘“翟飞墨”级,长35厘米,宽3厘米,不过其造价不菲,令人“望洋兴叹”。

有了好笔,没有好的战术和技巧也是不能玩好斗笔的。战术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单挑,一种是团战。新手单挑最好稳扎稳打,哪怕遇敌重型钢笔,也不要自乱阵脚,因为敌方容易自杀,或用力过猛坠落深崖,更要注意一些允许范围内的大招,如“番茄炒鸡蛋”“神龙摆尾”。团战则要“苟”,利用一些方法“苟”,假如有一个高手当队友,是十分适合“躺”赢的。但要注意,不能在敌方实力过于雄厚的时候“苟”,孙子曰:“敌过于己倍攻,己过于敌倍围,己与敌共同时据守,可百战百胜。”技巧上,熟练瞬移技必不可少,好的角度瞬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

斗笔之时,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斗笔的发展过程。我将斗笔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防滑套”时代,盲盒性防滑套中性“肉”笔占据王位。班上斗笔“元老”陆某涛与朱某洁在此时叱咤江湖,不过影响不大,因为大家对斗笔还是比较陌生。

第二阶段为“重量即正义”时代。陈某立首先使用重型钢笔开创了重钢单挑战之先河,斗笔元老也纷纷生搬硬套,整出一个个“钢组”,但更多的还是叠防滑套。改装笔出现并很快成体系,与重型钢笔共争天下。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女生也在悄悄地斗笔。

第三阶段为“富穷争锋”时代。正所谓:“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斗笔进入现代化阶段,成为学生日常休息玩乐的方式之一。在“富人”花钱购置钢笔时,“穷人”却另辟蹊径,圆规、尺、笔袋、挂件……怪胎一个接一个,甚至“钢”过了“重钢”。与此同时,一些离异的招式也层出不穷,“冲入敌宫”“远程狙杀”“夜半偷袭”等,可谓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开启了斗笔的“新纪元”。

真可谓:“斗笔征途漫,心渺系大海。星辰亦闪烁,疾行青云端。钢急风尘散,改装斗天寒。招练四春秋,横流五岳憾。”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西校大唐校区七年级四班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