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火箭上天

作者: 谢茜茜

跟着火箭上天0

“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学生设计的作品,也可以跟着火箭上天!”得知自己设计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成功入选,“00后”女孩谭昊瑜又惊又喜。

2023年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个标识。其中一个标识的设计者,是还在四川美术学院读研一的学生谭昊瑜。

对这枚将出现在航天员胸前位置的小小标识,谭昊瑜花了不少心思。在构图上,她采用中心构图的方法,让飞船、数字、星星都呈现出直冲云霄的趋势。标识的中央展示了此次飞行任务中,神舟十七号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前向端口。标识底色是深蓝色,代表浩瀚宇宙。同时,她将运载火箭喷射的红色尾焰与数字“17”巧妙结合,使整个画面展现出向上勃发的视觉冲击力,寓意着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谭昊瑜得知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信息,源于她的“航天迷”父亲。父亲特别关注航天方面的消息,见到这个活动,便不假思索地转发给她:“女儿,这可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飞行任务标识!你是学设计的,刚好可以试试!”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下,谭昊瑜从小对航天就有着特殊的喜爱,想到能以设计的方式参与航天任务,她立马就心动了:“把梦想和专业结合起来,我看行!”

真正动手做起来,谭昊瑜才发现,想要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要做的功课可不少。她虽然此前也很关注中国航天事业,但对载人航天工程缺乏系统的认识。为了完成标识设计,她主动查阅了大量资料,一点点分析此前的航天相关作品,还参考了大量的飞船和火箭模型,学到不少“硬核”的航天知识。“神舟十七号发射后,将与空间站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我需要在设计中体现这种构型的特殊性。‘天舟’和‘神舟’的形态也有区别……”短短三四天,她已经能面对指导老师侃侃而谈。指导老师边听边点头,很快和她一起确定了创意方向。

标识的色调搭配是谭昊瑜很早就定下来的,她说:“大多数人对太空的想象是蓝色,但太空实际上是纯黑色的,所以我用了深蓝色。红色是代表我们中国的颜色,更是象征胜利的颜色,我想把它用在标识的外圈。”为了体现标识之间的连续性,她还给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也做了标识设计方案,然后在草图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细节,想要创作出视觉冲击力强且寓意美好的标识。

这次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期限只有二十天,时间特别紧张。而谭昊瑜作为在读研究生,既要上课,做作业,又要设计标识,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晚上实在熬不住了,她就在脑海中想象中国航天员穿着印有自己设计的标识的宇航服飞向太空的景象,想着想着就不困了。有一次,她本来要到食堂吃午饭,可头脑中又在琢磨着一个设计细节,不知不觉竟又来到了图书馆。来都来了,她又借了几本参考书,顺手翻开,就看到一张火箭发射的图片。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红色尾焰在她眼前不断跳跃、旋转,慢慢变成三角形的样子,又逐渐分离成数字“17”。“神舟十七号,十七,17!”灵感乍现,她赶紧拿出纸笔,勾勒出一张草图,图中运载火箭喷射的尾焰组成的数字“17”又像代表胜利的字母“V”,红得格外醒目。

终于,在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之前的一小时,谭昊瑜完成了作品的最后优化,郑重地按下“提交”键,交付了自己两周多的心血。“重要的是,我体验了这个过程,已经收获了很多。”对于入选,她其实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想看看自己和优秀作品之间的距离,所以当作品入选的消息公布后,她仍感觉像在做梦。她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父亲:“一想到我设计的标识被采用了,还会跟着神舟十七号登上中国空间站,我就激动得想流泪!”父亲同样兴奋地回复道:“恭喜你!你的梦想也飞天了!”

如今,谭昊瑜最期待的事,就是2023年10月以标识设计者的身份到现场观摩神舟十七号发射升空。她感叹道:“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我很自豪,也庆幸自己为梦想选择了坚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