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 王晓莹 游洋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Unit 5 Topic 2 Section D的教学目标是能用英语描写人物的不同情绪,学会合理纾解不良情绪。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写作线索,尝试语言输出,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解读文本结构,找出写作线索。教材文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主人翁Jeff因至亲意外离世而一蹶不振,后来通过心态的调整、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关怀,逐步从消极到释怀,从悲伤到乐观,最终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这个故事脉络清晰,是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逆商的良好素材。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尝试找出写作结构线、故事叙述线、Jeff的情绪线、Jeff对肇事司机的态度转变线等线索。学生合作探究后,将写作线索梳理如下。对于线索一“写作结构线”,学生纵观全文,发现作者采用总分结构写作:第一段开头用一句话“没有人能够一直快乐(No one can be happy all the time)”总起,引出“如何处理这些问题(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然后提出“向Jeff学习(learn from Jeff)”;第二段讲述Jeff的故事。对于线索二“故事叙述线”,学生发现“Jeff的哥哥因车祸去世(was killed in a car accident)→Jeff难以接受,封闭自己(didn’t talk to anyone)→渐渐释怀,与自己和解(no longer stays in his room)”。对于线索三“Jeff情绪线”,学生根据went mad,just sat in his bedroom,felt the world was unfair,useless to be angry,feeling better等关键词句,梳理出“悲痛欲绝→对生活失去热情→感到世界不公→开始自愈→走出悲伤”。对于线索四“Jeff对肇事司机的态度转变线”,学生根据quite angry with the driver,began to understand,doesn’t hate the driver any longer等关键词句,概括出“怨恨至极→尝试理解→不再怨恨”。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明确了语篇脉络,理解了语篇内容,又帮助学生熟悉了句型结构,积累了表达素材。

口头与书面相结合,尝试语言输出。文本中deal with,for example,refuse to do,even though,not any longer,use-useless,sad-sadness,fair-unfair等都是重要词汇,教学时,笔者设计口头输出、书面输出等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达成语用目标。

口头输出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会引起自己不良情绪的具体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运用英语展开交流。一名学生用英语分享以下内容:他以前与父母沟通缺乏耐心,甚至不想与他们沟通,读完这篇文章,他想到了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式,如在餐桌上沟通或通过微信沟通等。另一名学生用英语说出以下内容:之前,她经常感到机械复习的作业内容较多,做起来比较乏味,学习这个语篇后,她决定与老师积极沟通,建议老师以不同的形式布置作业,以激发大家做作业的积极性。

书面输出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进行。在交流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记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并提供如下写作支架——Why did you feel sad? How did you feel at first? What did you do to deal with sadness? How did you feel later?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逻辑清晰地阐述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一名学生以英语习作呈现了自己刚转学到这所学校时感到不适(I felt lonely and sad),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与同伴友好相处,最终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过程。

这样的习作任务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了有效渠道,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王晓莹,赤壁市教学研究室;游洋,赤壁市蒲纺一中)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