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共情中学语文
作者: 马金花 李亮
【摘 要】 朴实、简单、扎实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本该有的模样。只要是能展现教师素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课,便是精彩的好课。低年级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和书写,为此,教师应创设贴合儿童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情境,让他们在共情的状态下与文本对话,与自己的生活对话。
【关键词】 低年级 朗读 书写 共情
教学实录
一、迁移生活,激趣揭题
1.看图猜字。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看看图,再看看偏旁,猜猜这是什么字。(很多学生举手)一起说——
生:雪、雨。
师:看这幅图,谁再猜?
生:我猜这是一滴露珠。
师:说对了,这就是“露珠”的“露”字。
师:再来看。(很多学生举手)一起说——
生:雷。
师:你们可真棒!(指向“雪、露、雷”三个字)这三个字都带有雨字头,带雨字头的字一般都和有水的天气有关。
2.学习“雾”字,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个新字,它也是雨字头,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板书:雾)上面是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下面是“服务”的“务”字。上下合起来就读——
(学生开火车读,齐读“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雾中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这是雾中的——
生:山林、街道、城市。
师: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雾的故事。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雾在哪里”,学生跟着一起书空)连起来读课题,读出疑问的语气。
生: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梳理感知
1.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师:老师来读读课文,请你捧起课文纸,仔细听,认真看,想一想:雾在哪里?(师范读课文,生静静地听。)你们听得很认真!想想看,雾在哪里呀?
生:雾在大海里。
师:雾飞到了海上,你说得对。雾还来到了哪里?
生:天空。
师:这里的天空实际上就是在海上呢!还有谁想说?
生:城市的上空。
师:是的,他还来到了城市的上空。
生:岸边。
师:是的。这雾啊,他先来到了——海上(板贴),接着来到了——岸边(板贴),最后来到了——城市的上空(板贴)。(解析“岸”字)上面的“山”代表高地,中间的横、撇,就是高地和水之间的分界线,下面的“干”提示它的读音。这个字就读——
(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海岸图片)哪位同学来指一指岸边在哪里?
(一生到台前来指)
师:你指得对,这里就是“岸边”。你带领大家读读这个词。
(生读,其余学生跟读。)
师:海的岸边叫什么呢?(很多学生举手)一起说——
生:海岸。
师:读一读“岸边、海岸”这两个词语。
(生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特别要注意读好雾孩子说的话。
(生认真读课文)
2.梳理内容,反复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认真!来,看看课文,雾孩子说了哪些话呢?(出示课文PPT)谁想来当雾孩子读一读第一句话?请你读。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他要把什么藏起来?
生:大海。
师:你的声音很响亮,让我们都听清楚了,非常好!第二句,后面男生读。
生:“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师:他这一次藏了两个呢,是什么?
生:天空和太阳。
师:好的,再来看第三句,他藏了什么呢?
生:“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师:这一次他藏的是什么?
生:海岸。
师:接下来,请你们两位来读,你来读问题,他来读回答。
生:“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师:问句读得特别棒,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生:“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师:他藏的是谁呀?
生:自己。
师:真有意思。他们俩读得特别好。我想请两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还是一问一答。请你们两位来读。
生:“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生:“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师:好有意思呀!学着他们两个,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看,这雾孩子先藏了大海,接着藏了什么?
生:天空连同太阳。
师:还要藏——
生:海岸、自己。
3.初步感受“淘气”。
师:这雾孩子可真淘气。难怪课文中说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
生:淘气的孩子。
师:我们来看“淘”这个字。它的右边是“匋”,是一种用来舀水的陶器。你看,有个小朋友拿着它在舀水玩呢,真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你来读读。
(生读)
师:读得真准。这雾孩子,就是这么淘气。(板贴“淘气”)
三、飞到海上,读出“淘气”
1.学习第3自然段。
师:雾飞到海上,他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谁能读出来?
(生读第3自然段)
师:我们听出来了,雾孩子先把“大海”藏起来了。你再读读。
生:有一天,雾飞到海上。他说:“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你读得特别好,让我们感觉到大海特别大。后面男生再读读。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出示大海的图片)你看,大海很大,他也敢藏。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这雾孩子真淘气,于是——
生: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师:大海被藏起来之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是呀,无论是近处的海水,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这雾孩子特别淘气,他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藏了起来。一起再读。
生: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雾孩子在海上还藏了些什么呢?
生:“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师:这一次,他藏了两个,口气可真大。这可非常难藏,谁还能把这种“难藏”读好?

师:他把“一起”这个词读得很重,让我们知道这两个事物是一起藏起来的。还有谁也想读这一句?
生:“现在……我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读得不熟,漏字。)
师:看清楚,不着急,再读一遍。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反复读了几次,最终读得比较完整流畅。)
师:你真棒!一遍一遍耐心读就能读好。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起了掌,会场上的听课老师也鼓起了掌。)
师:看来,你们都想当雾孩子,想把这么难藏的事物都藏起来。一起读。
生:“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师:于是——
生: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师: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他的变化特别快,你们看,(出示大海被雾遮挡的画面)大海一下子就变暗了。看“暗”这个字,左边是一个日字旁,表示太阳。雾特别浓,把太阳周围都给变暗了。大声读读这个字。
生:暗。(生大声读)
师:把四周变暗了,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生: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这雾孩子真淘气,连光芒四射的太阳都能被他藏起来。我们现在一起来读读,读出景色的变化。
(生读)
3.发现特殊句式,情境练说。
师:你们看,雾飞到海上,把大海藏了起来,男生读。
男生: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他说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就这样做了,女生读。
女生: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你们看这两句话,在句式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说藏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两句话都用了哪些词?
生:无论……还是……都……
师:是的,用上了这些词语,就让我们觉得雾藏的东西特别多,也让我们觉得他特别淘气。
师:这雾孩子特别淘气,有一天,他飞到了我们南京。他说:“我要把南京藏起来。”于是,他就把南京藏了起来。想一想,他会藏些什么呢?
生:无论是城市,还是马路,都看不见了。
师:把我们南京城和城市里的街道藏起来了。谁再接着说?
生:无论是街道,还是房屋,都看不见了。
生:无论是南京长江大桥,还是高楼,都看不见了。
师:南京长江大桥是我们南京标志性的建筑,都被藏起来,看不见了。这雾孩子真淘气!
师:来,看看这是哪里。
生:这是我们的校园。
师:谁来说说?
生:“我要把南京藏起来。”于是,他把南京藏了起来。无论是奥体中心,还是夫子庙,都看不见了。
师:说得真完整。谁再来说?
生:“我要把南京藏起来。”于是,他把南京藏了起来。无论是夫子庙,还是我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校园,都看不见了。
师:你不仅说得完整、清楚,还把雾孩子那种淘气的感觉说出来了呢!(会场上的听课老师鼓起了掌)雾孩子很淘气,他来到了我们会场,会藏些什么呢?
生:无论是同学,还是评委老师,都被他藏起来了。
师:哈哈,都会被他藏起来。
生:无论是黑板,还是同学,都看不见了。
师:都看不见了,都被雾藏起来了。
生: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看不见了。
师:我们都被这雾孩子给藏起来了,他真淘气呀!他来到哪里,哪里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师:看,这雾孩子呀,还把这些词语宝宝藏起来了呢!拨开云雾见到字,你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其他小朋友跟着他读。
生:(生领读,其他学生开火车读)淘气、无论、海岸、变暗。
师:你们能读好这些词语,还有两个生字也要写好呢!这两个字分别读——
生:屋、岸。
师:请你们自己先书空写一写,再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两个字都有撇,“屋”有一个长竖撇,“岸”的竖撇略微短一点。
师:你很会观察。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吧!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屋”,尸字头扁一点,竖撇稳稳的,最后一笔横,略微露出来。“岸”上面是一个“山”,“山”字扁扁的,横撇写稳当。下方横略长,半露半藏。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拿出铅笔,描一个,写两个。写字先练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三个一”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