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奇妙世界 探寻表达密码

作者: 冯子真

走进奇妙世界 探寻表达密码0

【摘 要】 教师通过创设契合儿童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情境,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与美好,在方法的实践运用中构建新的认知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打造学为中心的优质高效课堂。

【关键词】 朗读共情 学为中心 “教—学—评”一致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淄博市文旅局面向我们小学生招聘最佳美景讲解员,获聘者将获得“最佳美景推荐官”称号,并颁发五星级旅游大使徽章!大家想不想参加?(学生跃跃欲试)今天,我们就跟随英国作家彼得·西摩,来学习推荐美景的方法。

(生齐读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

二、疏通字词,字里行间寻奇妙

师: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第一组词谁来领读?(出示:呈现、雕饰、变幻、劲吹)

(生读,“劲”字读错。)

师:(出示“劲”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结合注释,你觉得这个字在课文中应该读什么?(生读,读正确了。)结合注释我们发现,“劲吹”就是指有力、猛烈地吹。理解了意思,我们就能准确把握多音字的读音,这样的方法就叫“据义辨音”。用上这样的方法,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球场上,他遇到了劲( jìng )敌, 冲劲(jìn)反而更足了。

师:据义辨音是我们学习多音字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组表示动作的词语。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组词。(出示:太阳、水洼、水珠、群星、闪烁、垂下的冰柱;大火球、镜子、珍珠、蜡烛、发光、锋利的刀剑)前后两组词语有什么关联吗?

生:我发现太阳像大火球,作者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水洼像镜子……

师:看到眼前的某种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奇妙。我们现场试一试,我说“月亮”——

生:我想到了玉盘。

师:是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老师翻阅了大家的预习单,发现这两个字写得不够美观。(出示“呈”字和“辉”字)要想写好这两个字,就要抓住它们的特点。谁来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我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是多横等距。

生:我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点:“呈”上窄下宽,“辉”左窄右宽。

师:在本单元“学习园地”的书写提示中,编者还给我们支了小妙招,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笔画少的字要写得舒展大方些,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短小紧凑些。

师:用上这样的方法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请大家在学习单中写一个,并结合评价标准评一评。(生书写)像这样的字书中还有几个——(出示:芒、幻,笔画少的字;降、振,笔画多的字)课下用上一定的书写方法,认真写一写这组字吧。

三、整合信息,朗读声中学方法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师:围绕“奇妙”,作者又写了哪几个方面呢?

生:作者写了天空和大地两部分。

师:你很会提取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我们就能够快速地整合文章信息,作者正是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写的。我们先走进天空,看看它都珍藏了哪些具体事物。默读课文的第2~8自然段,快速圈画出相关的事物。

生:天空的珍藏有太阳、云彩、雨点、落日、群星。

师:你看,这些事物就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再普通不过了,但为什么作者却说是奇妙的、有生命的呢?让我们再次阅读第2~8自然段,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事物,圈画出关键语句,说说它奇妙在哪里。

生:我选太阳。我从粉红色、蔚蓝色感受到了颜色很奇妙,“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作者把太阳比喻成大火球,让我想象到了画面,写得很奇妙。

师:你不仅关注到了颜色,还抓住了修辞。这里边还藏着一种颜色,你发现了吗?

生:红色。

师:你很善于发现,请你读读这句话。

生:“清晨,太阳升起,带来了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师:“一个大火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颜色,还看到了——

生:看到了形状,感受到了温暖,把太阳比作火球,更加有画面感。

师:再看看这个句子,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奇妙?

(生思考,无人应答。)

师:看来有一点难度。(播放太阳升起的视频)仔细观察,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奇妙?

生:我从“变成了”和“升起来了”,感受到了太阳的奇妙。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了表示动态的词,请你读一读。

生:“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师:你不仅抓住了表示动态的词,还把“升起来了”这句语调上扬了,很好。如果再把“慢慢地”语速放慢一些,就会读得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生读)

师:正是这些动态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灵动。(板书:关注动态变化)文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说了太阳的动态变化,谁找到了?

生:“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太阳的动态变化和奇妙?

生:我从“不时变幻”感受到它很奇妙。

师:把“变幻”换成“变换”行不行?谁来说说理由?

生:“变换”就是变化,而“变幻”就让人感觉很奇妙,很丰富,颜色很多。

师:你真会思考。我们追溯字源,会发现在金文中“幻”字的左边部分就表示蛛丝,而在古人看来,蛛丝就是无中生有的,没有固定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变幻就是——

生:梦幻、奇幻、魔幻。

师:变幻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的想象力。这两个词一字之差,表达效果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文字的奇妙。让我们关注“变幻”这个词,读出文字的奇妙。

生:“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师:瞧,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播放余晖不时变幻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变化多端、精彩绝伦……

师:把你的感受带到文字中再读一遍。

生:“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奇妙?

生:我从“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感受到了奇妙。

师:请大家展开想象,都有谁会在天空涂上什么颜色呢?

生:我觉得是一位粉刷匠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生:我好像看到了仙子们在天空中涂上了绿色、粉色、橙色、黄色等漂亮的颜色。

师:你看,要想把事物介绍得奇妙,我们不仅要关注动态变化,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板书:展开联想和想象)太阳从早到晚不时变着戏法,谁能读出太阳的奇妙?我们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来对比读。

(男女生对比读旭日东升和落日余晖两部分)

师:依据评价标准,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出示评价标准)

走进奇妙世界 探寻表达密码1

生:他们俩能读正确、流利,也能突出关键词,读出动态和变化,而且他们读得很生动,让我想象出了画面。我给他们评三颗星。

师:你不仅结合标准,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你真会评价。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男女生合作再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一部分中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奇妙?

生:我还从云彩感受到了奇妙。“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云彩在天空中飞行,让我感到很奇妙。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雕饰”不太理解。

师:雕饰就是指能工巧匠用雕刻或雕塑的手法对事物进行装饰。天空这位能工巧匠又会把云彩雕饰成什么形状?告诉我们什么有趣的故事?谁能展开想象说一说?

出示句式:云彩在 (颜色)的天空中变成 (形状),在 (干什么)。

生: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鹿的形状,在告诉我,当时九色鹿用聪明的头脑救了自己。

生:云彩在美丽的天空中会变成小金鱼的形状,蓝色的天空好像海洋一样,小金鱼仿佛在蓝色的海洋里畅游。

生:云彩在奇妙的天空中会变成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快乐奔跑。

师:这些奇妙的形状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完,奇妙还藏在云彩的变化里呢。再读,看看还有哪些奇妙的地方?

生:“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星星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让我感觉很奇妙。

师:多有画面感。这闪烁的群星像是在给夜行的人们送去光明,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关注动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会让我们的美景推荐与众不同。学到这儿,再来看看这些事物,奇妙还藏在这些事物的联系里呢,谁还有新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写的。

生:我发现云彩里的雨水掉下来变成水洼,水洼里的水蒸发到天空又变成了云彩。

师:大自然的水原来还能变身去旅行呢。奇妙还藏在事物形态的变化里呢。难怪作者会说——

生:“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师:每读一次,我们都有收获。请把我们的感受带回到文字中,再来读一读。

(师生合作配乐读天空部分)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天空部分的学习方法:圈出关键词语—关注动态变化—展开联想和想象。

四、合作探究,探寻奇妙密码

师:寒来暑往,四季轮回,大地比天空更加奇妙,请同学们用上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大地部分。自由读第9~16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借助表格,运用交流支架说一说。

出示句式:我从 (关键词或动态变化),仿佛看到了 (展开联想和想象),感觉到 (事物)很奇妙。

生:我从“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种子顽强的生命力,感觉一粒种子很奇妙。

生:我从“冰柱好像刀剑、水滴又好像珍珠”这两个比喻仿佛看到了冰柱光洁闪耀、雨滴晶莹透亮的样子,很奇妙。

师:(播放冰柱、水滴的动态视频)带上此时你心中的感受再读。

生:“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生:我从“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仿佛看到了人们在大树下乘凉的情景,感觉树荫很大,很奇妙。

师:你看,我们要把一件事物写奇妙,还要关注自己的独特体验。(板书:关注独特体验)作者之所以能把普通的事物写得如此奇妙,正源于作者对这个世界的——

生:关注、喜爱、热爱。

师:正因为这份热爱,所以作者看到水洼,就像——

生:“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师:正因为这份热爱,作者看到落日的余晖,就把它想象成——

生:“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师:我们和作者一样,都深爱着这个世界,所以当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生:“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师:我们深爱着这个世界,所以看到垂下的冰柱——

生:“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师:看到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

生:“就像一颗颗珍珠。”

师: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寻找——

生: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五、发现身边的美,争做美景推荐官

师:(播放种子破土、花儿绽放、萤火虫飞舞、露珠滚落等动态视频)让我们带上发现美的眼睛,试着寻找身边普通而又美好的事物,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仿照例句,说一说。

生:一粒种子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好像在说:“世界你好啊。”

生:萤火虫提着自己的小灯笼,在夜空中飞舞,远远望去,就像无数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生:露珠在荷叶上快乐地跳着舞蹈,一个华丽的转身,又轻轻地滑落到水池里。

师:你喜欢谁的句子?对照标准来给他评一评。(学生评价)

走进奇妙世界 探寻表达密码2

师:对照评价标准,课后可以再整理自己的句子,写到美景推荐卡上,希望大家多多用心,争做美景推荐官。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

(本文是作者在“《七彩语文》杯”第六届五省区小学语文教育联盟优课交流评选活动中的执教课例)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