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浅谈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小学书法教学

作者: 陈杰

【摘 要】 书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教学承载着独具民族风情的教育特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书法教学能够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素材并拓宽教学渠道,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书法艺术。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书法教学 应用途径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并在“教学建议与要求”中指出:“鼓励学校、教师、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书法教育资源,加强交流,构建开放的网络书法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 可见,信息技术与书法教学的整合是当下书法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书法兴趣中的应用

结合小学书法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价值来看,要想让小学书法教学走向高水平和高质量,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视听教学情境,将“文字”转化为立体化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再者,依托视听教学情境的打造,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完成书法教学。具体来说,小学书法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归纳总结书法教学的核心要点,并结合信息技术将书法教学核心要点的内容呈现出来,依托视频资源、图片资料等打造一个与书法教学对应的视听教学情境,让书法教学动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打造视听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书法水平、兴趣爱好等,确保视听教学情境的打造和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匹配。例如,针对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可以归纳总结书法教学的要点,将“象形字的演变”“汉字的发展”“通假字的运用”“偏旁部首拆解”等内容利用3D动画、AI技术、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将抽象知识点转化为直观感受,进而调动学生对书法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激发自身的书法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在提高书法教学效率上的应用

在古代传统的书法启蒙课上,师傅常常采用口头传授与亲自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徒则通过仔细观摩与模仿来掌握技巧。这个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它在当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每个教师的书法水平不同,他们的技巧和风格也并不完美,这些问题显然会对教学品质造成影响。其次,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学生获得教师直接引导的机会也不平均。

然而,信息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绝佳方案——教师可以下载或者购买专业的书法影像教程,或者将书法家、教师自己书法创作的视频做成可以反复观看的多媒体教材,以此更有效地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需求。

譬如在书法艺术里,隶书的字形通常呈现宽扁的样式,横画偏长而竖画缩短,前细后宽;而楷书结构方正,笔画均匀直挺;行书则处在楷书与草书的中间地带,可分为行楷和行草等风格……因此,当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应根据目标有意识地选定一种字体进行教学。不过,哪怕是最基础的字体,对于小学生来说,也颇具挑战性。例如,隶书中的“横”需要“藏头,护尾,盈中”,有些还要有“燕尾”。“三”字中的三横写法各异,若教师只在纸上演示,受纸张限制,学生很难学会。此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第一横,藏头,尾后回笔;第二横,藏头,可不回笔;第三横,藏头,燕尾。再加上教师的解说,相信效果会更好。只有笔画掌握得好,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写好字。再如,《张迁碑》质朴奔放、浑厚博大,《曹全碑》典雅华丽、俊秀温润,而《石门颂》又不拘一格……这就给教师讲授带来了困难,讲哪种碑体呢?是专讲一种,还是积极拓展,给学生开阔视野呢?若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展现不同书写形式。如此,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兴趣盎然,自然成效显著,事半功倍。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能够以高度逼真的形式记录和再现书法创作流程,这对于注重技巧训练的书法教育而言,显得极为有益。多媒体技术存储稳定、容量庞大、呈现形象生动、使用快捷便利的特性,对于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高的书法艺术实践教学来说格外适宜。

文化创新:浅谈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小学书法教学0

再如,微课是数字化教学、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小学书法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核心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握笔姿势”“书写坐姿”“下笔要点”“书写顺序”等内容借助微课呈现,并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模仿练字,进而提高自身书法水平。总的来说,小学书法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书法技艺和书法技巧,最终实现高水平书法创作和高质量汉字书写。

三、信息技术在书法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互动可以增强书法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信息互通。书法教学中,对学生字帖作业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以展评为主要形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教学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学生一完成书写练习或者创作,教师即可利用手机进行拍摄,并且将图像展示在显示屏上,使全班同学能共同参与对作品的分析和订正。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还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鉴赏与评判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探索出有利于提高自己书写水平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也可将规范的书写姿态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实时地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可以即时调整自身的书写与持笔姿势。

四、信息技术在书法作品赏析中的应用

教师在进行书法教育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艺的传授上,还应重视培育学生的文化品位。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可以辅助完成这一目标。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能够鉴赏大量书法艺术品,并深入了解那些书法家及其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力,还能增进其对于书法家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的理解。

比如,在学生接触“欧体”书法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鉴赏欧阳询的书法杰作,并向学生讲解他“夜泊碑前”的趣闻,引导学生了解欧阳询成为书法大家背后的谦逊求学精神。这一方式让学生不仅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感受到了书法家的高尚品德,从而接受了深刻而持久的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小学书法教学的创新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有的放矢地开展小学书法教学,助力小学阶段学生书法能力的综合提升,实现小学书法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