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基于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影响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探究

作者: 陈佳梅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双减”政策的提出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个背景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也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文章探究了“双减”政策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先生制”;小学数学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方法作为乡村教育的一项实践创新策略,不仅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的时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还在如今的课程改革中具备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价值,帮助教育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双减”政策与“小先生制”思想的内涵、特点

“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另外,“双减”政策还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了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积极应用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小先生制”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即知即传”,让学生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小先生制”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通过让学生扮演“小先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学游戏和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促进合作学习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在促进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体现个性化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个性化教学强调根据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和学习风格来调整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这一影响体现在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定制、教材选择的灵活性以及小组协作和互助学习的促进等方面。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定制是“小先生制”在数学课堂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密切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术水平、学习速度和兴趣爱好,可以为每位学生定制学习计划。这意味着高水平的学生可以更快地前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而学习水平稍弱的学生则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从而缩小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

(四)主动体验探究过程

教师运用“小先生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并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学生需要深入思考问题,并试图将复杂的数学概念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这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数学的本质和逻辑。此外,学生还需要与同学分享解题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双减”政策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入途径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确定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数学游戏、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通过应用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教师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中,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的融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并表达图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问:“图中有多少只小猴子?”然后让学生用数字表示小猴子的数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100以内的数。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方式认识100以内的数。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计数器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式认识100以内的数。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这些题目。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出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学生之间互相出一些关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然后互相解答。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二)注重课堂互动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在“双减”政策下,结合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应特别注重课堂互动教学,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互动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师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的源泉,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的导师。通过积极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等方式,共同探索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技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另外,互动教学强调启发性问题的使用,教师应提出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和课堂互动教学理念实施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首先,教师可以介绍“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例如“千克”是更大的重量单位,而“克”是更小的重量单位。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先生”,即学生代表,来展示千克和克的具体重量。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不同重量单位的区别。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思考,例如“一个苹果有多少克”“一袋米有多少千克”等。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并向“小先生”提出问题,然后“小先生”用具体的物品展示出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这种互动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再次,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活动,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比较不同物品,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然后展示给全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这种实践性活动,深化对“千克和克”的理解,培养测量和估算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展示活动,让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实践成果,这有助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提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

(三)创建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互相学习方式,这正符合当前“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需求。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创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培养应用能力,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例如,数学游戏、谜题解答、建模比赛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其次,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采用“小先生制”的方式,让学生主导实践活动,分享他们的想法、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成为“小先生”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邀请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解释这两个公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帮助其他同学巩固了基础知识。随后,教师可以引入多边形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多边形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多边形的形状和特征。接下来,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多边形分解成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出多边形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帮助。最后,每个小组都可以派出一位“小先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分解方法和计算过程。通过这种“小先生制”的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形成了合作精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结语

“双减”政策下,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有着积极影响。这种思想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促进合作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今后,为了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应用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鋀.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实践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2(36):82-85.

[2] 俞飞.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提质增效[J]. 小学生:下旬刊,2022(12):40-42.

[3] 王翊锦.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 读写算,2022(36):1-3.

[4] 沈婷婷. 论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生活教育,2023(01):88-90.

[5] 李艳美. 基于“小先生制”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小学生:中旬刊,2022(03):71-72.

[6] 卞琴.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措施分析[J]. 读写算,2024(24):73-75.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