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进美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多媒体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一、概述

(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处理来自不同媒体和不同存储设备的信息以取得成果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音频的计算机技术,以交互方式收集信息。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是互为补充和相互关联的技术,集成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声音、文本和图像等信息。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与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具有高效性,能够把一些很复杂的事变得通俗易懂,还可以把一些很难的事变得简单明了。多媒体技术不是独立的,需要很多设备组合使用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内容涉及方面很广,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技术人员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工作,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而对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一个抽象的问题不再是逃避。而是对这类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备课、做课件。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教师对备课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生的意义

1. 激起兴趣

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与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创新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基于黑板上用粉笔写的几个数字,必然会给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学生带来一些困难,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产生惧怕数学的心理,无法把数学学好,而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形象生动

低段小学生大多处于具体操作阶段,而高年级小学生则处于从具体操作阶段到正式操作阶段的过渡阶段。处于特定操作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一些问题还比较呆板。如果低段小学生没有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不会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索,但对一些简单的和常见的立方体,要求学生能够计算表面积和体积,如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学生可能很难计算出来,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想象,多媒体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3. 创设情境

如果学生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就能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会印象更深刻。例如在讲授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先做一些练习,让其做梯形的两条高,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然后把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得到梯形的面积。然后让他们总结梯形面积公式是怎么得到的。但这样的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相关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1. 内容富有时代特色

让学生慢慢构建起数学体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要学会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一节课讲授的知识点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应该当堂做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巩固知识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增加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挑战,因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继续扩散和成熟,小学数学教育也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化教育。演变成利用多媒体技术替代黑板来教学,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把握好重难点。

2. 教学的开放性

小学数学教学其实是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发展的过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积极地参与探讨问题,教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把现实生活和数学联系到一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教给学生定理和公式,而是为学生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和激发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方法。其中普遍应用的首先是讲授法,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底下听。但这样的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是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个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常用。再次是示范法,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给学生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画等,帮助学生检测物体和理解问题。示范法也是现代教育发展中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最后是实习法,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正,最后使自己不断成长和发展。

示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与另外三种方法相比,示范法更直观、更生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多媒体技术被用来在课堂上展示图形变化的过程,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学习者分析

(一)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小学生不管在感觉、知觉、记忆和注意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有很大区别。每天上数学课前几分钟,教师都会要求他们背数学公式,但可能到考试或应用时他们就忘记了。

此外,小学生一般都很尊重教师,几乎不会出现顶撞教师的情况,在他们心里,教师就是一个权威的象征,因此会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二)学习者起点分析

学校每星期都安排了多媒体技术课,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多媒体使用方法。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都比较熟练,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效果相对比较好。

(三)学习态度分析

大多数小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出勤率很高,但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不多。努力学习、好问的学生只占全班的一小部分。同时,参加多媒体技术展览活动的人比较少,小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就喜欢那个教师教的科目。如果他不喜欢数学教师,即使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也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分析

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造成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展现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上有所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非常聪明,即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专心,或者喜欢跑神,当教师布置作业时他还是会做作业;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认真,可能无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从整个班级的角度来看,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大多数女生都有好的学习成绩,她们不仅在课堂活动中比男孩更活跃,而且课堂上发言通常也比男孩更活跃,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小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这种特定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的青睐。然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好奇心理,这样一来,教师指导时不容易抓住重难点,师生之间不能有效地互动。高年级的学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时都是做笔记跟不上,或者光顾着做笔记,根本不听教师讲的重难点,可能一节课上完,到自己做作业时什么都不会。还有教室的位置、大小很容易影响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效果,导致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透彻的理解,没有真正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内涵,也没有很好地掌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发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相比于小学数学课本上单调的理论知识,把课文上内容用多媒体做成课件给学生展示出来,学生会更有兴趣。例如讲授“求速度问题”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小丽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的课件,做课件时会设置小丽出发时看一次时间,到学校再看一次时间,还专门在家到学校之间弄了距离标识,这样学生在做题时会更感兴趣。例如在思茅第七小学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做课件,上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是如何转换成长方形的,学生看了这个转换过程,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并且一下就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清楚地掌握各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数学教师讲授“圆的特征”的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把汽车轮胎变成矩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在轴距相同的情况下,让学生观察哪个轮胎跑得最远,引发学生思考。课件播放结束后教师会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再进行巩固。一节课下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有所收获。

在看东西时,小学生喜欢用图像来思考,因为图像能帮他们更直观、更透彻地理解事物。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变成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难懂的知识。例如在思茅第七小学听课时,有一个数学教师在讲授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这节课中,是利用多媒体把两个相等的两个梯形是怎么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来,学生就明白了梯形的面积是怎样得出来的,一个梯形的上底跟另一个相等的梯形下底拼起来,刚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且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就很容易得到了。学生不仅理解还当堂记住了这个面积公式,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数学的课堂上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以致学生难以理解。课堂纪律要求不明确,导致数学小组讨论时一片混乱,“形式分散,精神分散”。

在课堂上过度关注素质教育,却又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展,导致合作学习结果不理想。很多数学教师在处理新教科书时不熟悉它们还不“得心应手”。

五、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和改进建议

上课时要把握主次,主要内容应着重探索和解释。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配合,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教学模式,在话题的介绍中,要注意简洁精炼,开门见山。许多课程不需要在引言中长篇大论。注意教学的节奏,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迟钝只会使教学无聊,如果一节课讲得很快,没有注意节奏,就算讲得很优秀也失去效果了,目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不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也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手势、语言、表情和表情的变化与黑板配合。板书、演绎和提问,与学生良好的互动,超前的思维,让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教师就无法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成就感高了,对教师这份职业也会更加热爱。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掌握一些技能,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如在课堂中哪些地方要重点强调一下,不能播放多媒体一闪而过,必要时还要在黑板上写一下。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听一些歌,看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电影是可以的,但必须要适当,不能失去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 成才之路,2020(16):106-107.

[2] 黄孝建. 多媒体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3] 姜有先.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50.

(责任编辑:邹宇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