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 赖坚贞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革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提升综合素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发展现状,并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
语文学科是我国教育内容中的基础学科,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高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文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与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方面。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高段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现阶段,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堂上,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依然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开展自主阅读学习,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这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仍用集体诵读、默读等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准备不够充足。教学准备是上课的基础,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准备不够充足,没有明确教学重难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根据重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缺乏引导会使教学实际效果与教学目标有所偏差,难以掌握重难点,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
第四,未充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仅凭借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难以进行透彻理解,大幅降低了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内容单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部编版语文教学时,教学内容往往是书本上的课文,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深刻,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极为重要,学生拥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讲求方式方法,顺应新课改下的教育模式,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订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多角度地观察课堂教育,不断进行实践和改善,尽职尽责做好知识传播者这一角色。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高段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由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其今后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对文章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这一角色,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中“籍”“瘾”等较难的生字词,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提问。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而且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像蝴蝶飞过花丛”所运用的比喻手法时,能够掌握并运用这种手法进行写作,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创新型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宝黛初会》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安排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演至宝玉归来时便结束,给学生留下悬念,使学生对接下来的课文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进入阅读。再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朗读音频,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并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发展现状,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丰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只有学会正确阅读,才能够实现继续深入地获取知识。阅读能力背后蕴含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以及书面呈现等能力,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与影响。在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阶段的高段阅读教学工作,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任务,传统的阅读方法训练亟须改变。
(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明确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灯光》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明确教学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含义’”与教学难点“场面描写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够明确教学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教学重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能够丰富学生阅读体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优化与完善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模式,寻找出一条最高效的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路径,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四)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感知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新课改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者思想,体会作者人生经历。为增强学生感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时,文章作者通过对故乡月下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故乡的月亮比他乡明这一思想,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月下景色,并与文中所描写的景色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文中月亮与现实月亮相比哪个更加明亮。这种方式使语文课文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感知能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高段教育中,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给予高度重视,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水平。高段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文章。通过加强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增强其理解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五)丰富教学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在传统高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几乎都是课本上的内容,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基于此,高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各大平台上搜寻符合小学生能力并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在学习书本内容外,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描写中国独特风土人情的文章。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在了解荷兰独特的风土人情后,利用班级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有关中国独特风土人情的文章,并引导学生阅读,总结文章中描写了哪些中国特有的风土人情。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这样丰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内容,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学好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以及各种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具有深远影响。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教学”,强调大格局,大思维,要求通过广泛的阅读以及与社会生活知识的结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学得好,知识基础牢固,学生将会受益终身。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方式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阅读教学手段与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根据学生需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还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并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生活实践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以增强学生感知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根据新课改要求不断创新发展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文业.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内容探析: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J]. 中国教育学刊,2021(11):120.
[2] 胡万琴.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路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9):32.
[3] 黄向东.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 教书育人,2018(31):49.
[4] 刘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 作家天地,2019(09):31+79.
[5] 崔丽琴. 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37.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