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味精”的添加
作者: 罗巧清* 本文系建瓯市2022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梯度式写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2073)研究成果。
摘 要:“双减”政策的发布,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打开了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纵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编者们一直围绕着“听、说、读、写”四大核心能力编写教材。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写话教学对学生未来的语言把握和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教学。为此,文章根据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期能够较好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学段;写话教学;核心能力
随着近年来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而言,听说读是学习的基础,而写则是将所有的基础融于一体,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教学限制在过去的陈旧方法与理念中,而应该循序渐进,按照课本安排的听、说、读等环节,使用正确的方法加入“味精”,让学生的看图写话“五味俱全”。
一、树立正确认识,尊重发展规律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稍有欠缺。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引路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味精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能够起到增鲜提味的重要效果。将其类比于小学语文教学,就如同画龙点睛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快速地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高效学习。“味精”的加入,可以说是量变促成质变的关键环节,在这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多项准备,提升教学质量。这样加入“味精”之后,教师才能够使自身的写话教学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用优秀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指导,善用“味精”。
(一)循序渐进
教材内容的设置都经过了编者的深思熟虑,教师可根据教材编排来反推编者的意图,向前辈们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初入校园,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还处于一个懵懂求知的状态。教师开展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恰当的实践,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在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编者的编排也大多围绕着“听、说、读、写”四大环节展开。
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我上学了”部分,就先安排了《上学歌》的学习,教师先用歌曲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进行“听”与“说”的练习;接着,在识字部分安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和“读”,朗朗上口的课文也巩固了学生的听、说、读能力。在夯实了基础后,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汉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仿写;课后练习部分,教师安排了田字格,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学习要遵循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写话教学前,应确保学生的字词基础得到夯实,听说能力有所改善,为之后的写话教学埋下伏笔。
(二)以学生为主体
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课堂还不适应,需要通过教师的帮助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因此教师的辅助成为小学低年级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法宝。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融合自身的理解,推动教学的落实。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该从旁辅助,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让学生拿出纸笔,画出日、月、水、火这四件物品。不一会儿,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画作。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画作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大家的画有什么相似之处。很快,学生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画的太阳都是圆圆的小红球,中间还有不同层次的纹路;月亮都是弯弯的黄色弧形;画出来的水都是流动的曲线;画出的火都分出了三个红红的外焰。通过画作,学生能抓住生活中物品的特点,并发现原来汉字就是对生活中这些常见事物的“抽象画作”,经过简化之后,成为所学的汉字。在此过程中,绘画、讨论、探究都由学生独自完成,教师从旁辅助、及时引导,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对课堂学习有着深刻感受的学生,自然会在写话活动时,有话说、会说话、写好话。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终身学习之路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无论开展何种教学,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相关知识,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课后实践,完成由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学生亲身的实践和经历,更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在亲自动手进行验证之后,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去看待问题、了解问题。这对世界观、价值观处于发展状态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也正是因为需要经过相应的学习实践,学生的感受才能够更加深刻,才可以在写话活动中有话说。
除此之外,语文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写话教学所带来的表达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更好地展现自我,从而获得长远发展。
二、开展多元教学,尊重学生需求
夯实学生的基础之后,“味精”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转化为基础的写作。于教师而言,“味精”的选择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一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汉字逻辑、识别能力还有所欠缺,难以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学习,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较弱,对写话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使用有效的“味精”开展多元教学。
(一)完善课程设计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求知欲旺盛的发展时期,情感丰富、表达欲望强烈。教师应该顺应他们的特点,完善相关的课程设计,使内因与外力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1. 深挖教材
教材是小学教学的基石,教师应该“将深挖教材核心”作为“味精”。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很难要求他们进行长篇大论。教师应该从简单的环节着手,引导学生连词成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国家相关部门勘定的专业课本,其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经过了前辈们的深思熟虑。对此教师可以将该课本作为范本,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书面语言结构,再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表达,脱离课本,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圈出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动词,理清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了解故事的大致脉络;带领学生感受课文第二段描写小鸭子救小公鸡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
2. 模仿与创新
模仿与创新也能够给写话教学带来不一样的“味道”。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写话教学离不开模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上文提到的教材,也可以是教师展示的例句,还可以是班级内同学的优秀作品。在模仿学习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吸收他人的智慧,经过学习内化之后,再进行输出。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文章的开篇就生动展示了小蝌蚪的可爱形象。由此,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仿写自己身边熟悉的动物。即针对课文原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仿。“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表明了某地有某种动物;“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则从头到脚对动物进行了描写;“甩着长长的尾巴”表明了被描写者的动作;“快活地游来游去”则表明了被描写者的情绪。学生明晰了课文的骨架,自然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个人认识进行创新,写出属于自己的文本。
3. 连词成句
受学习能力、家庭教育、智力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进行有效设计,为后进的学生托底,采用有效的方法促进教学,并尊重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为此,教师总结了口诀“美小圆旧黄,中国木书房”,让学生按照形容词的排比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美是性质,小则是对事物大小的点评,圆代表形状,旧是外观上的新旧,黄自然表示颜色,中国表明了事物的地区、出处等,木则是质地的形容,书则表明了事物的用途,房指代被描写的中心名词。学生在进行写话时,可以默念这一口诀。有了形容词修饰的加入,学生的写话自然也生动有趣。
例如,当学生想要表达“我”有一只小狗时,可以通过连词成句的方法,将句子扩写为:我有一只小狗,它十分可爱(美),小小的身子(小)圆圆的头(圆),白色的(黄)毛上总是有泥巴(旧)。它是爸爸从乡下爷爷家带过来的(中国),每天都陪我玩(书),是我的好朋友(房)。口诀的使用,不用将每种表达完全覆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即使只应用了其中的部分,也能让写话增光添彩。
(二)融入生活元素
在开展小学写话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缺少生活元素的融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最好的调味品,将其加入写作过程中,语句自然会精彩纷呈。对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观察生活细节,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每天布置相应的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习惯,并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记录与生活细节对应的自身情绪变化。长此以往,学生会发现,考试没考好,“我”是难过的;吃到了好吃的东西,“我”是激动的;和好朋友一起玩耍,“我”是兴奋的。这些自体产生的情绪与生活中的事物一一对应,学生应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在进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写话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表达出正在做某事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例如,给妈妈写留言条,表明自己要去同学家玩:“小明家新买了一条很可爱的小狗,我很好奇,想去看看。小明还给我准备了我喜欢的蛋糕,我很开心。你不用担心我,我会在六点之前到家。”学生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写话自然像加了味精一样生动有趣。
三、结语
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开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爱与耐心去推动教学的开展。在教学前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夯实“听、说、读、写”的基础。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立意上,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综合实力,推动写话教学的开展。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从课堂出发,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入生活化教学、情境预设、师生谈话等“味精”,为小学写话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握语文结构,于写话实践中掌握书面语言的应用方法;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小学学习旅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卢雅斌.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 天津教育,2022(34):53-54.
[2] 李华.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策略刍议[J]. 学苑教育,2022(34):84-86.
[3] 蒋晨晖. 大单元视域下低年级写话教学探析:以统编版二下第一单元“春天”主题为例[J]. 新作文,2022(33):39-40.
[4] 张静.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探究[J]. 新作文,2022(33):42-43.
[5] 俞琳琳. STREAM视阈下实现“真表达”:“互联网+”时代低年级线上写话教学模式的探索[J]. 新智慧,2022(30):18-20.
[6] 徐月兰. 谈低年级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J]. 家长,2022(30):147-149.
[7] 孔春芳.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10):41-42.
[8] 郑虹. “读写绘”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23(19):74-76.
[9] 谭爱英. 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研究[J]. 学苑教育,2023(16):39-41.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