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以“项目学习+教材重组”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实效

作者: 孙世红

浅析如何以“项目学习+教材重组”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实效 0

摘  要: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项目学习+教材重组”可提高科学教学实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学习;教材重组;小学科学探索

一、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改已持续了几十年,许多公开课表面上气氛活跃,深入挖掘下去发现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了合作学习的含义,仍存在形而上学的教学现象:学习内容脱离现实;研究内容过于简单;探究形式开展单一。为杜绝上述问题,可采用项目学习+教材重组,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二、何为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简称PBL,它体现了“问题解决法”和“做中学”理念。它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是提倡自主的学习,是创设情境的学习,是多元生成的学习。

三、为何开展项目学习

1. 任务指向明确而真实。项目学习建立在现实情境问题研究上,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2. 研究内容综合而开放。项目学习是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各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子项目研究中,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 学习方式独立而协同。项目学习力求实现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能力及互助学习的优势。

4. 学习途径多元而创新。项目学习的创新而多元化学习方式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经历,使其自主建构知识。

四、如何开展 “项目学习+教材重组”

以小学科学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为例重组教材,开展项目学习。基本流程和项目学习计划书如下:

总之,“项目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特征的学习新样态,让学生根据需求主动学习,获取解决该问题必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做中学”。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 任志芳.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 科幻画报,2020(05):108.

[2] 李荣民.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2):25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