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真悟,做细做实
作者: 赖汉彬摘 要:教育是什么?中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说到:“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党的十八大更加明确地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今跨入新时代,如何有效落实好这个根本任务,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孩子,是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临挑战的终极目标。而“深度学习”正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生。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途径,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又该如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集体备课;信息技术
一、真学真悟,教师深刻理解“深度学习”,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有难度、有挑战的学习任务面前,如何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能够独立操作这些内容,发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以往的教学,教师着眼于完成教学任务,“讲”便成了最便捷的教学方式。教师知道:“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的道理,于是教学中“讲-练-讲”循环反复。课堂成了教师的主战场,而学生却被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学没有了挑战,层次极浅,更不用说体验成功的喜悦了。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
而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信息活跃、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已悄然而至,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重大改革。“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焦点,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关乎着教育的方向。“深度学习”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才能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教师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准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深度教学必须以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就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搭“脚手架”,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创造。
二、做细做实,教师扎实推进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以及一切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课堂,而深度学习的主战场也在课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师引领下,能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一)立德树人——深度学习发展的根本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而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那么,教师该如何“立德树人”?
第一,教师自己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教师教育路上的一盏明灯;第二,教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否则何以让学生信服;第三,教师要有“智者”般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敬仰;第四,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切实引领学生,推动深度学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发展的翅膀
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他通过强大的模式识别形式,结束了人工智能长达十年未能有突破性进展的局面,正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现有的教育现状。推进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教育的主动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此显得非常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说,抢占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也就抢占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制高点。
那么,教师教学中又该如何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推波助澜?
1. 用好现有的教育媒体资源。例如希沃白板、101教育PPT、人教数字校园、教学点教学资源、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2. 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例如微课教学、网络教研活动等,能扩大教学活动的辐射面。
3. 开展网上评课活动。例如把公开课录像上传到学校微官网,教师和家长都可观看和评论,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深度学习的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好好学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三)集体备课的开展——深度学习发展的基石
如果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推进深度学习的发展添上双翼,那么集体备课的开展则是推动深度学习的基石。读本中提出:要实现深度学习,必须把握深度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即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虽然推进深度学习的落脚点在课堂,实质上强调课前的备课。备好课特别是备好整个单元的课是推进深度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解决课堂高耗低效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是推进深度学习的好途径。
1. 集体备课的流程。虎岗中心小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有了自己集体备课的流程:“定主备人—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主备人二次备课并试上—同备课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以语文教研组集体备《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以下简称《慢》)为例,流程如下。
(1)确定主备人。《慢》的集体备课由詹教师主要负责,她即称“主备人”。
(2)主备人初备。詹教师要提前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慢》这课的重难点及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
(3)集体研讨。语文教研组各成员都要对《慢》这课进行深度解读,前瞻后延。集体研讨时,先由詹教师进行说课,之后其他教研组成员对詹教师的说课进行研讨,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整个研讨过程要求人人参与,詹教师要做好记录,集思广益,为二次备课并实践做好准备。
(4)主备人二次备课并上课。在正式上《慢》之前,詹教师要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对课文更加深入地解读,并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然后,詹教师试上。所有听课者要对詹教师的课堂设计进行评价、完善。评课后,詹教师要再次结合教师的集体智慧,完善《慢》的教学设计并编成教案,分发给同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
(5)课堂教学实践。詹教师再次编写的《慢》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备课组的教师可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和班级学生的特点编写出自己的课时教案,然后进行课堂实践,力争取得最佳的课堂效益。
(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宝贵的教学经验,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共同成长。每位参与集体研讨的成员,都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慢》教案之后,形成教学反思。
2. 集体备课的收获。虎岗中心小学通过集体备课的实践,有了不小的收获。教师知道了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虽然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有了一些收获,但我们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论时代如何变,教育如何改,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真学真悟,做细做实”,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责任编辑:秦 雷)
参考文献:
[1] 刘翠玲. 巧用问题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J]. 小学数学教育,2021(Z3):35.
[2] 陈红娟.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J]. 江苏教育,2021(2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