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夏海芸

摘  要:新形势下,国家越发重视小学语文教育,因为语文包含着中华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能够接触到起舞弄清影的苏轼,能够体会不畏权贵、不弯脊梁的诗仙李白,能够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想要为国效力的远大抱负。这些事迹、知识、精神、文化等,需要不断从语文课堂上汲取,更要在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情况下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为新课改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文章根据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能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语文核心素养简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快乐的方式学习,并且能够获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品格。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进而不断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沟通、审美、赏析能力。因此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开展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普及以及“双减政策”的颁布,许多与提高学生成绩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出现在现代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部分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仍然采用传统的直接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兴趣。首先,填鸭式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阅读资料的重点,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进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实际学习效果恰当、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后,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文章,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能力,直接带着学生进行阅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有效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不能真正理解阅读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真正意蕴。学生这样被动地学习完全违背了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阅读教学的涉及范围不足

阅读教学的涉及范围不广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部分学校开设的阅读课较少,每周只有一到两节课,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全靠学生的自觉性阅读。小学生贪玩、好奇心重,很难自觉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适当开设阅读课是必须的。其次,部分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料有限,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或者是随材的作文书,这样的阅读材料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阅读资料设计的范围不足,学生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而且也不能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薄弱点进行积累,这样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进而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广泛选取对学生身心有益的阅读资料,充分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也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因,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来自非师范专业,而且还有一部分教师来自专科学校,其教书育人的水平以及自身知识的储备不足,很难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首先,教师的综合素质缺乏,会导致其难以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甚至对于某些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使得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出现问题。其次,教师综合素质低,本身具有的阅读量较少,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忽略阅读的效率,进而使得学生的自主性缺失,难以真正理解文本语言。最后,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乏深度,借助标准化的答案进行讲解,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进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新形势下,为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可以利用提问法进行教学,学生在阅读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提问,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奖励。第二,可以利用分组讨论法进行教学,当有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同组的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使学生之间互相发现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教材中《观潮》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教师可以灵活设置提问,让学生带着“文章如何描写钱塘江大潮以及钱塘江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成后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安排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的事物,为了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呈现出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场景,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体会阅读材料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渲染的感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技术为学生展示精卫填海的视频,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了解这一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这一教学方法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对课文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思考应该学习精卫填海的什么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三)加强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加强课外阅读,不断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加以应用也是开展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首先,要想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仅仅依靠课内的文章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与课内的知识相照应。其次,教师可以在周末为学生举办课外阅读和阅读分享大赛,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再次,语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坚持,因此教师要定期开展阅读活动,不能够中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摘录优美词句,多体会阅读中呈现的修辞手法以及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秋晚的江上》这一文章的讲解时,可以要求学生将描写秋天晚上江面景色的优美词句抄录下来,通过这些积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必须从小学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拥有热爱阅读的好习惯。而只有在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其阅读水平,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进而使得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加强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赵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探讨[J]. 小学生(中旬刊),2021(10):83.

[2] 马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积极对策[J]. 小学生(下旬刊),2021(10):28.

[3] 薛桂兰,陈泉德.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2021(30):13-14.

[4] 何乃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分析[J]. 新课程,2021(38):38.

[5] 闫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新课程,2021(38):40.

[6] 曹静.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家长,2021(27):120-121.

(责任编辑:向志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