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 刘晖琦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范式,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加快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探寻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此,文章阐述了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的策略,还说明了快乐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实施策略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还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快乐教学法实施的研究,构建完善的快乐教学法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讲述和课堂展示教学方式的运用频率较高,学生常常陷于被动学习的困境中,在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枯燥感和乏味感,会越来越缺乏兴趣,甚至会产生放弃这一学科的想法。快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不但会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都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能够为学生打造更加有趣的语文课堂,这样学生在积极探索学习中,就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课程的学习价值和乐趣,从而达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只有构建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教师会引入多种互动类的活动,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有更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此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会被不断拉近,能够实现对良好师生、生生关系的构建。此外,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有利于释放学生爱玩天性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该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自然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保障。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快乐教学法的运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会将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入教学中,学生在组内讨论与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锻炼学生思维、学习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过程,不仅可以保证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还能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一)深挖和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元素
教材是实施快乐教学法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实施快乐教学时,教师应深层次分析教材和“吃透”教材,找到教材中的快乐元素,灵活运用快乐教学元素,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和探索中。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时,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有趣的,这正是教材中的一种快乐教学元素。大多数小学生对于蝌蚪都不太熟悉,自然也不会了解蝌蚪与青蛙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这就为快乐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利基础。所以,在正式进入该课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趣味图片,让学生将这些图片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联系起来,猜一猜到底谁才是小蝌蚪的妈妈,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分析和探寻答案。整节课的教学氛围都十分愉快、融洽,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故事十分感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大量以故事形式出现的课文,在对这类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对故事的了解、体验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想要借助故事表达的情感,顺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选择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将文章内容展示出来,降低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语言、配合等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课文时,这篇课文涉及了小马、小马妈妈、牛伯伯、松鼠等多个角色,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各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整个故事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在组内参与表演活动,不仅会对课文中的对话印象深刻,还会在思考后真正理解小马妈妈对小马说的话的深层次内容,“在做每一件事时,认真思考和亲自尝试,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确答案,切忌只道听途说”。
(三)设计趣味游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趣味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对趣味游戏进行设计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有价值的游戏,通过游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对汉字进行讲解之后,需要帮助学生深化对汉字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可以引入一个“汉字拼接”游戏,以趣味游戏达成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将新课中涉及的各个生字找出来,将生字按照偏旁、上下结构等拆分、打乱,构成“零部件”。其次,科学分组,向各组发放课前准备好的“零部件”,看哪一组可以用最短时间将所有汉字拼接出来,哪一个小组就获胜。各组学生为了获胜,会在组内不断尝试、讨论,在不断集思广益中,学生巩固了新学的汉字,甚至延伸出了更多新的汉字,提高了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同时也在组内合作中训练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智力,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此节课也受到了学生的较高评价。
(四)设计趣味的课后学习任务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重视课内的运用,还要重视课外的运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多彩的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课后学习的乐趣,养成课后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后,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到当地的植物园,尽可能地找到课文中描述的植物,让学生在亲自观察中,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更多了解。
通过在实际生活中验证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学生不仅会对课文的印象更深刻,还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真实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另外,这类实际观察的课后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并不意味着任务就结束了,还可以要求学生将此次到植物园观察到、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了解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快乐教学法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达成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反思与优化,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更好达成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 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的灵活运用[J]. 学周刊B版,2014(03):69.
[2] 张信梅. 试析快乐教学法在小语教学中的应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2):6.
[3] 张小琴. 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中华少年,2016(31):84.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