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作者: 姚霄摘 要: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坚持新课标的重要导向,积极融入趣味化的教育元素,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其中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践行非常关键,语文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分析育人目标,在准确分析以及调整的过程中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机械性的灌输占据主导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备受诟病,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全程包办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开始意识到了前期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不足,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不容置疑,课堂教学趣味性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学科教学创新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学习自觉性,能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自主探索,大胆想象,个人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最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会采取多种教学策略逐步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凸显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更多成效,能够绽放出诸多的生机和活力。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忽略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直接关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第一印象,创造性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为了实现趣味化元素的有效融入,教师需要关注课前导入。但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经验不够理想,没有意识到课堂导入这一关键环节的育人作用及优势,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策略及手段的深入分析及研究,整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够理想,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教学进度偏快,但是实质的教学质量却停滞不前,与预期目标差距较为明显。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对课堂导入策略的有效分析及研究,注重多种教学思路的有效调整,对趣味课堂的打造将会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价值,在课堂导入上花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少。
(二)无视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趣味性的本质要求,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出现频率较高,成效较为显著,但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体验。没有积极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无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要求,最终导致课堂教学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难以产生发自心底的学习意愿及动机,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不容乐观。
(三)忽略角色扮演
小学语文的基础性比较明显,学生的自主参与非常关键,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主动打造趣味课堂,教师需要注重角色扮演。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导致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学生也逐步丧失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持续下降。角色扮演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比较足,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意识到角色扮演对学生的吸引力,难以抓住趣味性课堂打造的实质要求,无法确保多种教育教学策略的整合利用及优化分析。
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一)积极创新课堂导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全面创新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设置悬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抓住课堂导入这一基础环节,了解学生的专注点以及学习基础,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思维能力,让整个语文课堂趣味十足。比如在与学生共同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可以采取悬念导入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分析不同的图片,感知文字,进而做到全程投入。在完成主体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则可以通过简单设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尝试不同的思路,主动探索及研究,寻求最终的答案。很多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自主分析,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分工。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还会在小组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为他人提供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分析问题,一边学习语文知识,深入了解文本背后的思想情感,结合个人所思所想,真正实现动脑动手动口。
(二)全面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多种育人资源的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逐步提升教学趣味性,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也能够在自主感知以及深入情境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提升较为显著。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动态呈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还需要注重朗读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自主朗读及分析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优势。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够确保学生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整个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足,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较快。
(三)落实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教师需要引入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动,根据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了解角色的心理以及人物特征,进而全面掌握文本内容,逐步深化个人的学习体验,整个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得到了明显增强。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对角色的合理分配,引导学生大胆表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通过简单的情节改编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很多学生能够实现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能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观能动性与天赋有所区别,在指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还需要注重针对性分析,坚持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感知及理解。这一点对凸显学生主体价值、实现学生的学习创新以及优化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学生会主动跟上教师的步伐及节奏,自由分析、大胆实践和自主探索。整个语文教学质量改善较为明显,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四、结语
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变动,语文教师需要以趣味性课堂为基础,关注不同环节的重点以及难点,真正实现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以及综合感知能力的稳步提升,真正打造趣味课堂和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高勇. 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 考试周刊,2019(61):41.
[2] 史艳娟. 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7,598(16):100-101.
[3] 韩晓平.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究[J]. 语文课内外,2020(05):134.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