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联也变得更为密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倡导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了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的深度认识,从而在不断提高其教学与学生培养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注重理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以生活为导向的情况下,教师还需要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和知识向学生讲解数学内容,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实现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有效跟进学习的保证。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以生活、教材导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这种教学模式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给学生以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师不再以口头理论讲解的形式指导数学教学,小学生学习数学要保持足够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也带来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增强了数学学科对小学生的吸引力。

(二)丰富学生培养方法

教师要科学有效地构建学生培养新秩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重视生活化学生培养方法和理念的应用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完成学生培养任务。如在具体数学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手段,构建一个学生认识和熟悉的逼真情境,从而在这种情境中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增强数学游戏的参与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之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除了让学生掌握抽象概念定理外,还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挖掘数学教材和与生活相关的材料,在具体教学情况的指导下,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尽量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数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如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改变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重要性,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过时的,既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对于一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学生也产生了疲劳感,一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对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兴趣和耐心,没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受现状的影响,教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教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不强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案例未能贴合生活实际,数学知识并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很难从教师选择的案例中获得启发,这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限制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教学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生活素材,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有很多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数学知识定理等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并且这些原型以及案例对指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定理是非常有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生活化教材,以此为背景组织教学或引发小学生的课堂讨论。案例的加入和生活元素的融合也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抽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材、图片、视频等,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克、千克、吨等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他们生活中的场景。例如陪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标示单位克,称量时,以千克为单位;有学生跟随父母外出,在一架桥的桥头位置发现标明了50吨。这些生活中的计量单位有一个特定的应用情况,并且这些离学生的生活都并不远。教师将教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这些单位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还需要辅以具体的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够消除学生对学习陌生数学定理的恐惧。

(二)适当地组织丰富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数学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一些数学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课堂枯燥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从而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体验和感受。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这也是平面几何的具体内容,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感觉到有些抽象,但是如果将其置于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则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将上课所需的材料准备好,比如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多边形,然后将一些多边形放在一起,组合成新的图形,为学生设置直观性学习情境。其次,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些材料,如白纸、剪刀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多边形,然后用尺子测量多边形的长度,进行面积计算,通过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巩固所学的面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做数学,既要搭建起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又要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除了上述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外,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原本僵化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在具有生活化元素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角色扮演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数学教学不那么枯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学习的乐趣。以“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具的价格,包括铅笔、文具盒、橡皮等,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是收银员,一组是购物者。让学生模拟购物的场景,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数学教学涉及较多的定理、概念等,而这些概念和定理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在生活现象中表现出来,基于生活导向的学习,就是要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让小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军霞. 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1(30):115-116.

[2] 李文新.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0):129-130.

[3] 蔡玉玲.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1(24):51.

(责任编辑:陈华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