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单课教学设计

作者: 冉慧霞 王艳

摘  要:文章结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中第三课时What a dream!的教学实例,分别从有效整合教材板块,优化课堂教学;基于学情,设计单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检测学习效果三方面介绍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单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单课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下的单课教学设计立足单元整体思考,从单元目标出发,针对某一课时制订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制定评价方案,使之成为单元整体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有效整合教材板块,优化课堂教学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是Then and now,主题是谈论人和物的今昔变化,突出了“人与社会——变化”主题。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创设了五个不同的情景:吴一凡的爷爷参观学校,与孩子对话的情景;Mike和Chen Jie谈论旧照片的情景;吴一凡的梦境;Zoom和Zip看杂志交流烹调方式;地球环境、鲸鱼变化的故事以及增加了丽声绘本The tiny TV。在整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上,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正确利用所学语言描述事物以及人物的变化,同时增加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以及生活或者其他事物的变化,并能自我调整,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基于学情,设计单课教学

设计单课教学是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所进行的系统设计,是实现有效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和保障。现以本单元的第三课时What a dream!为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谈小学英语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单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分为读、写两个部分。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学情,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在语境中理解dream,race,nothing,felt,thought,cheetah,trip,fell,woke up等生词和短语。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关联扫除阅读障碍,阅读理解文本并完成相关练习。

3. 学生能够运用猜测、联想等方式捕捉文本信息和提炼主旨大意。

4. 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支架续写有关梦的语句。

5.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压力,学会释放压力,开心生活。

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借助任务单,围绕课前激学、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学,实施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前激学:检查反馈课前任务单。让学生四人一组,谈论自己、家人或者朋友。运用不同的活动反馈课前任务单,引导学生梳理已知,以旧知带动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首先,学生在小组内,以“Share one’s own changes”为主题,讲述某个人的变化,商定选择一个故事素材,并用英文组织语言。其次,各小组依次派出一名学生代表,由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讲述小组设计的故事。最后,教师讲述自己一段梦的经历,引出“What a dream”的话题,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到英语文章上。

课中导学:基于学习活动观,分别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方面入手,进行了课中教学设计。在学习理解环节,以情景图形式展开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进行预测。借助文本练习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询问学生从图片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快速阅读,让学生画出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在文本中捕捉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应用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复述故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输出。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观察和比较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大胆面对自己的各种变化,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其学会正确地面对各种变化,释放压力,快乐生活。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支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书写,巩固所学。在课堂中,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同时教育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快乐成长,以此来达到知识的迁移创新。

课后拓学: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自己个性化设计进行仿写,课下在自己的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结合“双减”政策,设计“复述故事”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根据“In the first race”“Then”“In the second race”的时间顺序复述“Wu’s Dream”,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Step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演讲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最后教师借助自身的生活案例引出本节课内容,完成“Pre-reading”环节。

Step2:结合教材中的“场景”,教师展示“吴一凡爷爷在校园内与小朋友对话”的图片,创设第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诵读英文句子。然后,教师创设“Mike和Chen Jie谈论旧照片”的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Mike”和“Chen Jie”并用英文进行对话。

Step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What a dream》,创设“吴一凡的梦境”的情境,推动学生思考“What happened in Wu Yifan’s dream?”等问题。在该环节,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展示三幅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猜测文章内容。在阅读文章第二段时,教师设计“Who could help Yifan?”的问题,并提供一些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在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之后,教师让学生再次朗读全文,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感受英文重音、语调变化,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Step4:引入课外资源,带领学生拓展学习。首先,教师通过电教设备展示“地球环境、鲸鱼变化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向学生传输“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引入绘本《The tiny TV》,播放视频,通过视觉感受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最后,教师践行以读促写思想,以“Talk about your interesting dream”为主题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参考“Reading”内容创作新的文章。

Step5:结合英语文章,制作思维导图,展现“Wu’s Dream”“His father ran fast”等关键内容,布置“Retell the story”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三、实施教学评价,检测学习效果

结合本课时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形式。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语言输出进行口头评价,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完成项目型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个性化仿写,课下在自己的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进行互评。在每节课上,还采取了让学生对照课堂表现,自己参照评价表格进行星级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以便今后进行改正。另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也能很好地展示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所获得的学习成果。总之,所有的评价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服务教学。

单课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心脏”,在一定程度上讲,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单课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单元主题,掌握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注重单课教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王雪洁. 论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30.

[2] 黄丽清.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 校园英语,2020(19):175-176.

(责任编辑:罗  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