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实施路径
作者: 臧海霞语言的习得和运用离不开真实的生活场景。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期间都缺乏使用英语与他人展开交际的机会,因此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深度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辅助学生开展语言知识的探究、语言知识的运用和生活问题的解决等。
一、观察生活情境,保障知识探究深度
深度学习是一种要求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或新信息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评价、迁移等深层次学习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英语学习期间,一些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真正理解所学语言知识的含义和运用语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或在教师的启发下及时发现问题,产生求知意愿,并在解决困惑的过程中实现深度探究新课知识的目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与其他教师共同展开“生活情景模拟”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以看、听等方式观察生活情景,并有效参与到知识的深度探究环节。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Story time板块内容时,教学的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在什么语境下可以使用“Whose... is this/that?”“Whose... are these/those?”进行提问,让学生真正理解运用名词所有格时省略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信息的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两段与教学难点相关的情境,具体如下。
情境1:Su Yang和Helen等人参加了一场“Fan‐cy Dress Party”,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大家都穿着自己家人的衣服。晚会上,Su Yang注意到了Hel‐en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于是他问道:“Whose dress is this,Helen?”。Helen开心地回答:“It’s my cous‐in’s.”。
情境2:Joe在地上捡起一副手套,想要将其还给失主,因而询问身边的同学:“Whose gloves are these?”。该同学回答:“They’re Su Yang’s gloves.”。
播放视频后,教师需要与学生讨论视频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视频传递的基础信息,并融入观察情境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视频字幕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在黑板上展示:(1)Whose dress is this?It’s my cousin’s.(2)Whose gloves are these?They’re Su Yang’s gloves.对照这两组句子,教师便可以自然地讲解用whose提问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在回答本课生活情境中由whose提出的问题时,是否需要省略dress/gloves,并说明原因。
案例中,教师在组织新课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景,可以使学生了解新课知识的运用语境,并使学生体会“省略”的妙处,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展开新课知识的理解与探究活动。
二、演绎生活情境,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指导学生开展小学英语深度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仅要辅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运用语境,还要注意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讨论学习小组,引导各组学生以对话、表演等方式演绎生活情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标。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学为例。讲解本单元Gram‐mar time板块内容后,学生需要具备在具体语境中讨论自己或他人的居住地、上学方式等能力。因此,完成基础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模仿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设计一段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对话内容,自然地演绎生活情境。在此期间,为提升学生演绎生活情境的效果,教师可以关注以下教学细节。
细节1: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活动前巧妙为学生提供帮助。演绎生活情境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因语言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灵活地将已经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关联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改编教材中对话的方法。如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对话中“I live on Moon Street,near City Li‐brary.”这一句让学生进行改编,讲解说明street、road和avenue的用法,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家周边的商场、公园、广场等作为补充说明家庭位置信息的参照物,从而辅助学生自然地说明自己或同学居住的真实场所。在此基础上,多数学生可以独立展开对话设计,能将本单元所学重点知识自然穿插于对话中,演绎生活情境。
细节2:关注学生练习期间遇到的困难,适当干预小组活动。各组学生在改编、演绎与真实生活有关对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未能预料的困难,如部分学生无法准确翻译周边广场或商场的名称,部分学生在活动期间机械按照组员的要求朗读对话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展开讨论,点拨学生思考,保障学生活动效果。
案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绎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深度,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展开实际交际活动的兴趣。
三、分析生活情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分析生活情境,从中发现问题,并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为提升学生生活情境分析效果,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为例。讲解Cartoon time板块内容后,学生可通过Bobby、Sam等人设计“Protect the Earth”海报的故事认识到,号召人们保护环境是自己的责任。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情境分析活动,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展开思考。
角度1:为什么要解决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是指引学生科学、深入探索解决方案的前提,也是督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We use...to...”这一重要单元句式的基础。
角度2: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使其有效运用“We should (not)...”这一句型,也是引导学生分析生活情境的重要目标。学生在从这一角度展开思考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方案,如针对“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的生活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如“We should take a cloth bag when we go shopping.”“We should buy some beautiful basket.”等。
案例中,教师基于生活情境提出生活中与教学单元主题相关的常见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生活情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让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
基于生活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各个教学环节以恰当的手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情境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知识,在演绎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分析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鲍徐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