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引领,构建活力体育课堂
作者: 赵磊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拥有足够的运动量,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体育教学,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策略引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一、注重策略引领,积累体育知识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课时安排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体育项目知之甚少,更难以产生兴趣,给体育学习带来了很大阻碍。因此,在现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对体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从而真正理解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
例如,由于特殊原因,体育课不能在室外进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与体育比赛相关的视频以及讲解体育运动的动画。在观看前,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运动?”一些学生回答:“我喜欢足球。”还有一些学生回答:“我喜欢游泳。”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并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同学们对自己喜欢的运动了解多少呢?”学生们面面相觑,于是教师采用以下策略引导学生。首先,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几项运动,并邀请学生一起观看相关视频。接着,教师播放了与游泳、足球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比赛内容。观看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视频,相信大家对这两项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哪位同学能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呢?”有的学生说:“我了解了足球比赛的具体规则,同时也被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感动。”还有的学生说:“我了解了游泳有很多种类,并且知道不得在禁止游泳的河流和湖泊中玩耍。”
通过策略引领,学生对体育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能对体育竞技精神有所感悟,了解各项运动需要注意的要点,明白在运动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使小学体育课堂充满活力。
二、开展竞赛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和体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并帮助他们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在运动过程中增强感知能力。为了使体育课堂更加活跃,教师应该采取策略引领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开展竞赛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体育竞技项目。通过参与体育竞技,学生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同时也能提升综合素质。
例如,针对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与理解能力选择规则较为简单的游戏“丢手绢”。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规则:“游戏开始前,我准备了一块手绢,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时,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悄悄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及时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即为安全,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随着竞赛活动的开始,学生都变得认真起来。一轮竞赛结束后,“被抓”的学生进行才艺展示。最后,教师对本堂体育课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开展了竞赛活动,大家的表现都很好,虽然有的学生奔跑速度有些慢,但是表演的节目非常精彩。还需加强体育锻炼,再接再厉。”
通过竞技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丢手绢这一比赛,学生不但在跑步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锻炼了反应能力,还起到丰富课堂内容、活跃学习气氛的目的。
三、师生互动,深化体验
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没有额外的交流与沟通,教学效率不佳。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提升、认知得到深化。具体教学时,教师通过策略引领的方式,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能使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体育知识的趣味性。此时,教师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游戏的参与者,通过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互动游戏“托球游戏”。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这是一个需要团队配合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乒乓球拍与乒乓球,我会将同学们分为两组进行托球接力跑,为公平起见,老师会担任一组的第一棒和另一组的最后一棒。现在有哪位同学想来尝试一下吗?”一位学生进行了尝试,但是没跑几步乒乓球就掉落了,见状教师进行了游戏要领的讲解:“在托球跑的过程中,要尽量将重心放低,跑步的时候腿微蜷,这样能够提升稳定性。”接着继续游戏。教师看到有的学生协调性差一些,没跑两步球就掉在了地上,有的学生协调性较好,托球跑得飞快。有了教师的参与,比赛显得格外激烈。比赛进入尾声时,教师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最后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赛过程中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大家都很棒。”
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心理距离逐渐靠近,转变了传统体育课中教师严肃且具有距离感的形象。通过策略引领的方式,能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的各项活动之中,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十分有益。
四、登台示范,展示学生才华
策略引领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学生在登台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信,不断积累感悟。这种方式相较于教师传授、学生聆听会有更好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认知进行示范方式的转变,有了展现的机会,学生会更喜欢体育课,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与深度也能得到增强,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例如,教学时,教师先布置了一项任务:“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运动?愿不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可以回去准备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课程开始前,教师进行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分享或展示自己喜欢的运动?”一位男生抱着篮球走了出来:“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然后教师邀请该生进行篮球表演,这位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花式拍球,赢得了阵阵掌声。接着,一位女生展示了一段跳绳,她身轻如燕的表演,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展示后,女生说:“我最喜欢的运动就是跳绳,我的目标是参加国际跳绳比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感谢两位同学的展示,都非常棒,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大家应坚持运动,强身健体。”
通过同学的展示,学生分别对不同运动项目产生了兴趣,愿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也达到了策略引领的教学目的,使体育课堂更具活力。登台展示的学生,不但将自己喜爱的运动分享给大家,还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欲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总之,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体育运动,坚持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运用策略引领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爱上体育,拥有强健的体魄,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