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刘消消阅读和写作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输入和输出能力。为了充分展示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分析了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方式和注意事项。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贴合学科特点,并引入情境式教学这一新颖的教学策略。基于真实、丰富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学生将以自己为主体,依托现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英语逻辑思维,探索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同时,在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的影响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共用一个教学情境,或与教学情境有所关联,学生会结合此前的理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借助生活化、情境化的内容实现知识点的应用与迁移。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My friends”为例。在讲解Story time之前,教师先拟定教学情境并提出“Who are your friends?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等问题,让学生用中文的方式进行构思。有的学生分享道:“李玲是我的朋友,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本单元的Story time围绕“He’s\She’s...”以及“This is...”等句式展开。当学生明晰其妙用后,教师按照课程导入阶段的教学情境展开延伸:“如果爸爸妈妈问你‘What friends have you made at school?’你会如何回答?”考虑到教学策略,教师将写作任务转化为口语表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回想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一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享。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将阅读所得的知识转化为写作输出的能力。然而,一般来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并将情境式教学法与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二、加强专业引导,构建民主教育
为了有效落实阅读写作一体化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遵循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由、和谐、民主的沟通渠道。民主教育作为陶行知先生的代表思想之一,与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理念不谋而合。一方面,民主教育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和互动。只有教师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实现知识输入向输出的转变。另一方面,民主教育注重创新。只有当教师将创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实现阅读写作的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例。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内容,教师拟定写作任务“Introduce a sport that you are good at.Share your learning process.”。考虑到写作训练的时间,教师要求学生先罗列出写作框架,再填充相应的内容。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会出现逻辑不通顺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之旅时,过度重视同伴的鼓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及时指出并以学生的答案为基础展开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情绪波动对外界因素比较敏感,所以教师不能用严厉的批评打击其自信心,而是要用追问的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所以教师需要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和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逐步加深了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也提升了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拟定教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引入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应用与迁移。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所以面对知识点的创新应用时难免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丰富教学模式,拟定丰富的教学活动。基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既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又能在游戏、实践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点的应用。此外,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强,适当的竞争要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也能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What time is it”为例。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Story time中的知识点拟定了一个小游戏。根据游戏要求,学生被划分为4个游戏大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新媒体技术随机展示一个钟表。随后,各学习小组快速反应:“It’s six o’clock.It’s time to...”。为了增加游戏的参与性,教师共设置6个问题,并为每一个答对的小组积一分。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在竞赛中明晰句型的使用方法。此外,为了巩固刚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后安排了类似的作业。基于作业要求,学生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构建“It’s... o’clock.It’s time to...”主题的句型。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拓展教学内容,拟定相应的游戏、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然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阅读写作一体化。
四、明晰理论内容,提升综合能力
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拟定丰富的阅读、写作内容。依托以写带读这一思想,学生不仅能基于写作内容、写作框架形成阅读的积极性,明确自己“要读什么”“要读懂什么”,还能在相应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训练中增加知识积累。由于写作、阅读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往往会在阅读训练后再设置写作训练。基于“写作—阅读—再写作”的顺序,学生可以一边提升总结、分析的能力,一边提升表达能力。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Seasons”为例。在讲解Story time之前,教师先展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个关键词,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积累介绍这四个季节。考虑到课堂效率,教师并未要求学生对整篇的内容展示进行介绍,而是用口语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表达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想表达“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受词汇量的限制,仅能表达出“Autumn is a season”。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记下自己的疑问,再将其带入Story time的学习。经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大部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若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需要从知识积累以及写作原则两个方面出发,拟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资源拓展、专业引导,学生既能形成写作思路,又能提升阅读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阅读写作一体化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写作两个板块的训练为基础,通过构建高效课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总结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借助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等教学思想,丰富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多元的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口语表达训练与写作训练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