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中激情教育理念的路径分析
作者: 王轶南 赵倩 路晓霞当今,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政治课的任务就是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新时代青年,所以,如何在新时代要求下,提升政治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是本课题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高中政治课堂中激情教育理念的实践基础上,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激情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此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高中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继续学习需要内驱力,只有让教师本身认识到激情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作用,在课堂中使教师的情绪与学生的情绪碰撞出火花,教师自内向外地享受课堂氛围,才会在其职业感受中激发出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1.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
成功的情感体验可以满足学生自主能动性的需要,创造丰富的情感课堂,营造课堂氛围。特别是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更需要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要将爱国情、强国志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教师自身就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
情感体验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由于课业繁重,总是两点一线,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使教师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单一。要想上一堂情感丰富精彩的政治课,除了扎实的学识,还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提倡教师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百态中增强情感体验。只有亲自经历和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也只有这样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体验,才是具有价值的、独特的、充满创新的情感体验。
二、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1.利用语言激情触发学生共鸣
通过语言的阐述将事物表达得形象生动,这是语言带来的影响。教师作为特殊的演说家,作为教育的传授者,更需要这种独特的语言激情,通过组织语言的逻辑和流畅性,与知识相融合,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正因为有语言激情才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标准,才能让枯燥的政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
2.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有效且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堂的三个环节着手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环节。课前准备环节对一堂课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激情教育课堂在课前准备主要是情绪的调动,通过歌曲、朗诵、宣誓等一些形式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本节课需要的情绪状态。
例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恰逢是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教师在课前利用集体默哀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在回眸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力量和伟大精神,对本节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深的理解。这一环节对于应用激情教育理念比较简单,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形式或者活动能与本节课所要表达的政治认同相一致,同时,时间安排不超过3分钟。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合理设计相关课堂活动,利用情境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达到调动学生情绪和积极性的作用。
例如,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运用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分别饰演国有企业的老板、私营企业的老板,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刻地、更沉浸其中地体验我国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一环节,激情教育理念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战。同一个课堂活动,不同的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该教师的课堂感染力。
第三环节,课堂结束环节。这一环节激情教育理念的应用与第一环节相似,同样是运用各种形式,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情感升华,如果说第一环节是“开胃菜”,能调动起学生上这节课的积极性和兴趣,那么第三环节就是“餐后甜点”,通过第三环节的应用,能使学生“回味”这堂课,并能达到本节课的政治认同目标。
例如,在讲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一段歌曲《错位时空》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代入歌曲,许多学生被歌曲的歌词和画面所感染,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初心和使命。这一环节,教师的作用较弱,因为通过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的讲授,学生已经对课本知识达到基本把握的水平,但情感表达上还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通过最后的环节,选择合适的形式能实现由知到情的飞跃。
在高中政治课应用激情教育理念,三个环节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将激情教育理念应用到三个环节中去,一般情况下,一节课应用1~2个环节,使之能相互配合,使整节课更好地将情感贯彻和强化下去即可。
三、自信教育助力激情教育
在落实激情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学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那么这样的激情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平时教师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些媒介将学生在其他方面所展现出的自信转移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课题研究期间,有一名学生对体育有很大的兴趣,于是,教师就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北京冬奥会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讨论。这名学生就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一改往日所表现的胆小和害羞,而这堂课也通过他的激情表现,带动了其他学生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再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课堂的任务。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考高分更重要。自信教育也就成为高中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开展高中政治课堂中激情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就是想发挥激情教学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产生共鸣,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感染,切实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认同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2021年度晋城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2021262“高中政治课堂中激情教学理念实践研究”相关研究论文。)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水县沁水中学校)
(责任编辑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