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的优化

作者: 郭健红

小学美术教育旨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审美以及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教学形式之一,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想象和鉴别,正确认识美术作品,开拓艺术视野,扩大美术学科的知识面。同时,欣赏课的开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一、观看纪录短片,了解彩墨特点

对学生而言,初次接触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往往需要对其特点进行了解。与教师口头教学知识不同,欣赏课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在更为容易接受的教学环境下,直观地感受这类艺术形式的特色。教师可以在欣赏课中播放与“彩墨”有关的介绍视频或纪录短片,让学生在视频中了解“彩墨”的艺术。

例如,教学《彩墨家园》一课时,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彩墨,了解彩墨与水墨有什么区别。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翻开课本,浏览一遍书上的彩墨作品,然后请学生讲讲彩墨的特点。教师引导道:“同学们,现在大家翻开书本看看课本上的这些彩墨作品,能不能告诉老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能回答:“画的都是风景,像水墨画,是彩色的……”接下来,教师要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彩墨画的纪录短片——《彩墨山水画》。视频以生动的方式介绍了彩墨山水画是一种以山水为主题的传统水墨画,融合了水墨画和花鸟画的特点,构图大气疏朗,是一种写意画。画家往往会随意勾勒山水表示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同时,在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之外,还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配合彩色笔墨的运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对彩墨画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的学生问教师:“彩墨画和水墨画的区别是什么呢?”教师设置悬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起看下一个视频。”这时教师继续播放一段有关彩墨画与水墨画的视频,帮助学生完善对彩墨画的了解。通过视频,学生明白了彩墨画与水墨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国画中,“彩墨画”往往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水墨画”的基础之上进行敷色、点彩,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使画面在色彩上较为丰富和鲜亮。除此之外,彩墨画与水墨画的材料不同,彩墨用水彩,而水墨用的是水和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彩墨画,同时又明白了彩墨画与水墨画的区别。

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与视频媒体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课堂。在生动的视频内容下,学生完全沉浸其中,享受着视频内容,将视频中对彩墨的介绍都化为一个个深刻的记忆点,更加高效地了解了彩墨画的特点,同时区分了彩墨画与水墨画的区别。

二、欣赏名家画作,品味画中世界

美术欣赏课是提升学生美术审美力的重要途径。在欣赏课上,美术教师要学会通过名家的彩墨画作,提炼出一个较为合适的“主题”,让学生能够走进画中的世界,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以及思考,帮助学生品味名家画作。

例如,在教学《彩墨家园》一课时,课本上的画作都是围绕“家乡”的主题来进行编排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课本中挑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同时再找一幅课本外的名家彩墨画作,以“家乡”为主题呈现给学生进行欣赏。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教师可用PPT向学生展示课本中清代画家石涛的彩墨作品——《村舍》,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语言描绘这幅画中的情景吗?”很快就有学生回答:“这幅画远处是绵延的山坡,山坡上有熙熙攘攘的树。近处有一条河,水流清澈。连接两岸的是一座拱形的桥梁,桥边有几棵枯木。到了河对岸的村落,树木开始繁茂起来,杨柳成荫、松柏连排,两个身穿白衣的人在屋外闲聊,一个身穿蓝衣的人在屋内眺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提醒学生注意画中对树和景点、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接着继续提问:“同学们,能否思考一下画家石涛创作这幅画时的内心想法?”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只回答出“赞美了家乡之美”“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等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予补充:“在赞美了家乡之美、表达了对家乡喜爱的基础上,还表达了画家石涛浓浓的乡情。”这样一来,学生便从内外两个方面欣赏了这幅画。

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另一幅来自现代画家杨天佑的《峒关晴雪图》。画作展现了大雪之下峒关的壮丽美景。巍峨的山峰、冰封的河面、大山之下栖息的灯火几家,让这幅作品在磅礴之下又有不失细节的美感。学生都沉浸在画作之中,教师再次提问:“从这幅画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道:“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画家杨天佑对峒关雪景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家乡的浓浓情丝。”

由此可见,通过欣赏课,教师让学生在“课题”的烘托下欣赏名家的画作,除了更容易看懂画中的情景之外,还能去品读和思考画家的创作心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出了画中的故事,体会到画家作品里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与思念,真正走进画中的世界,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

三、学习彩墨画法,展现家乡之美

美术欣赏课由欣赏、思考、实践三个方面构成。因此,有了欣赏与思考后,实践也必不可少。结合学生刚刚接触彩墨画的实际,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彩墨画画法,开设实践创作的活动环节,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之美,唤发起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将情感体现在画中。

在观看完视频和名家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开始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彩墨画画法。首先,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彩墨,在宣纸上示范。“同学们,首先要学习的画法是蟹爪法,用蟹爪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接着是鹿角法,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像鹿角状。”待教师演示完这两种画法之后,给学生也配发了笔、彩墨和宣纸,鼓励学生进行尝试。除了画树的方法之外,还有点叶法和点景法。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勾画而成。有介字点、个字点、垂叶点等。点景法则应注意位置、大小、藏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要简练、果断、有韵味,做到寥寥数笔传神为妙。学生看完教师的演示后,若还不能理解,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给学生观看一些介绍方法和技巧的视频,帮助学生快速消化。待学生掌握基本画法后,就可以开始绘画了。教师向学生描述这次的主题:“同学们,今天看了这么多画家笔下的家乡,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一起动笔,展现我们的家乡之美。”学生有的画起高楼大厦,有的画起恬静乡村,有的甚至画出学校的样子。学生画好自己的作品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分享,讲讲为什么要这么画,画里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学生也都回答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赞美和不舍,以及家乡让自己感到骄傲的情感,这些情感都流露在自己的绘画之中。

由此,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进行了简单的彩墨画方法和理念的教学,让学生运用到实践中,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像大画家一样,一起融入画作之中,在学生之间分享,为欣赏课作了一个完美的谢幕。

总之,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欣赏课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都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发展。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鉴赏名家画作,以及将学习到的彩墨画法用于实践之中,这些都能表达学生对家乡的丰富情感。基于此,美术教育才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