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 刘佳

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以及文化等交往都越来越频繁。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随着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融互动,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应不断优化。一方面,要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为目标,让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另一方面,要优化提升音乐学科教学的格局,让学生能够汲取多元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开阔音乐学科视野,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多元音乐文化发展对初中音乐教学的积极影响

每个民族在文化背景、历史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音乐文化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姿态。

音乐具有温暖人心、抚慰疗愈的功能,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的放松。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间文化艺术交流也愈发密切,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使得各种音乐类型竞相发展,各个国家的音乐艺术都得以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为学生感受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提供了多元途径。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音乐多元化有正确的理解,同时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来看,初中音乐教育目标主要是从学生本体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多元化的审美情趣。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正是基于学生本体出发,让学生接受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基于多元音乐文化的初中音乐教学,对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只有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适应音乐课堂的多元化。

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

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对多元音乐艺术的探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1.教育理念多元化

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教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音乐教学,由于受教材和考试的限制,课堂讲授的内容往往具有局限性,容易导致学生音乐知识面比较狭窄,从而会限制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与特色,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进行音乐文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欣赏不同的音乐,了解各地音乐文化的差异。随着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应当体现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在充分把握音乐多元化内涵的基础上,要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让学生广泛了解不同属性的音乐文化。同时,教师应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观和审美观。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音乐的意境和风格进行讨论,教师则进行相关的补充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总结二胡演奏的特点,再与其他流行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做对比分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到多元化的音乐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2.歌唱教学多元化

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歌曲风格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整合这些音乐文化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唱《茉莉花》这首经典歌曲时,要引导学生领悟歌曲的优美意境,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而又婉转的情感,指导学生进行自然演唱,自然抒发流露其中的情感。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音乐基础以及情感体验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兴趣。《茉莉花》有多个版本,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版本和风格的《茉莉花》,在课堂上进行演唱、交流,以此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与音乐风格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能学会理解与尊重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形态。

又如,教师在教学《青春舞曲》这首歌时,要让学生了解民族唱法的特点和要点,学会更好地演唱这首歌曲。而在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江河万古流》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将声音“竖起来”些,在歌唱时寻找美声演唱的感觉,并把握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

掌握不同歌曲的唱法,应该是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风格音乐的一种方式,教师要根据演唱对象的不同,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演唱,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学生对歌曲的感知。

3.创编教学多元化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更为丰富,在音乐文化知识的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创造能力与想象力。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锤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进行创编,为学生推荐相关类型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和把握其艺术特色和创作要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想让学生创作出风格类型多样的音乐作品,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融入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如蓝调、爵士乐、通俗乐、布鲁斯等,还可以为学生引入关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趣闻轶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另一方面又能向学生普及和传授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当学生掌握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后,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尝试创编具有个性特色的音乐作品。教师还可将现代技术与音乐创编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开展音乐创作活动。除了创编外,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还包括提高学生对各种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可利用绘画、舞蹈以及朗诵等形式,激活学生的艺术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使学生能够徜徉在多元音乐艺术的海洋中,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教学评价多元化

为适应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学评价也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并不是简单地以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者唱歌是否好听为标准,还包括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潜力以及学生音乐学科视野是否开阔,等等。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音乐素养整体情况开展教学评价,以便结合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真正汲取更多的音乐文化养分。

综上所述,多元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音乐艺术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讲解和渗透,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真正接触了解并学习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知识,以拓宽知识面和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