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作者: 鞠新龙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唯有变革创新,才会有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成效。

一、挖掘文章内容,汲取丰富营养

文章的内容是文章内涵最集中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归类不同篇章的相同内容并作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和写作的技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去山中拜访了古桥、山泉、瀑布、山雀等大自然的朋友,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十分愉悦的心情。文中对自然界各类景物的描写和人类自身的情感表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种通过自然描写展现人类情感的主题开展群文阅读。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这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心中对于自然界各类景物的美和人类情感的寄托也有了深度的体会,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类似主题的文章——丰子恺先生的《梧桐树》、朱自清先生的《春》等,让学生在阅读后,对比找出这几篇文章的主题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又在原文中有何作用,然后进行课堂分享。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信心十足,立即展开阅读活动,并不时地拿着钢笔做着笔记,也不忘小组讨论,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最后得出结论,在课堂中积极地展示自己的阅读心得。

在一个相同或类似的内容主题下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归属感,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创设良好的群文阅读情境,让学生立马进入群文阅读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归类写作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对于学生而言,习作是一个难点,由于生活阅历较少,掌握的写作方法不多,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记流水账等现象。对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困难点,积极找寻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归类写作手法,适度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对写作手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描写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学生非常喜欢上这节课,其中“南方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然大物的来访者——蜥蜴”“游侠小虫子”等等,这些拟人的句子让原本普普通通的草虫忽然散发出无限的活力,学生非常喜欢。此时,教师以写作手法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首先,教师先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找出有关拟人手法的段落句子,说出这些手法的运用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花钟》《童年的水墨画》等文章,让学生一并找出拟人句并做记录,做对比分析,之后将结论在课堂中分享。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非常地乐于接受,纷纷开始阅读课文,并做记录。最后在分享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有的学生还现场自己写了几个拟人化的句子,并且表示这种句式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化、亲切感。学生在阅读和查找的过程中,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对写作手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当堂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手法,对于后续的写作大有裨益。

以写作手法作为一个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题,可以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加深对写作手法的认识和掌握,为后续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聚焦情感表达,提高写作深度

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能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和表达。以情感表达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增强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作文的写作深度。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的主旨在于“善良”,对于善良这个情感的表达,学生都有深切的感悟,可是如何表达,却无从下手。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两篇表达情感的文章:《爱之链》和《童年》,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再迅速阅读这两篇节选的文章,对比他们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带着问题迅速阅读课文,很快便被文章中主人公的遭遇以及文中作者表达出的情感所感染,《穷人》一文中,虽然主人公渔夫的妻子桑娜自己有5个孩子,非常贫穷,但她还是收养了邻居的2个孤儿,虽然物质上很贫穷,但是她的精神上很富有,非常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爱之链》则是表达了从接受别人的帮助到主动帮助别人,感恩之心永存的理念。《童年》则是控诉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将一个原本纯洁有理想诱惑力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残忍无道的恶棍。学生在阅读时,深深地被文章中表达出的情感所吸引,并且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同时,在阅读中学生也看到了情感表达的手法也各不相同,为后续写作中的情感表达找到了思路。

由此可见,以情感表达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通过逐步的推进群文阅读,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作文的深度和内涵。

四、注重课外时间,拓宽学生思路

阅读不光指课堂的阅读,课下的阅读时间更为宽泛。作为教师,在抓好课堂时间,搞好群文阅读的同时,也要多关注课下的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群文阅读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也可以宽泛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开展课下群文阅读时,提前预设任务目标:(1)设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和目标,推荐书目;(2)群文阅读任务以笔记的形式上报,可以在课堂留出小块时间进行课堂分享;(3)定期与学生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三个任务的设置,可以有效规避学生课下不阅读或者不认真阅读的情况,既可以让学生愉悦的阅读,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提升阅读能力。

课下的群文阅读活动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课下群文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群文阅读的效果。

语文的世界是瑰丽多姿的世界,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养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一定要抓好这个抓手,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在语文魅力无限的世界中自由的畅游,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口说我心”,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综合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更加熠熠生辉,风光无限。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南新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享古典韵律 感诗词情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