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刘琳莉

幼儿园阶段是学习德育知识以及培养德育素质的关键时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去思考如何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更加注重德育的渗透,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幼儿激发自身的道德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更好的德育素养,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精神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推进,新时代的幼儿大多在现代化的城市中长大,对于大自然的直观认识非常少,他们对植物以及种植的了解也仅仅来源于书本或视频。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来自大自然的教育能够带给幼儿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一颗种子的萌发,从幼苗成长到开花结果,结果后又变成种子,种子成为植物生命的延续,这能够让幼儿领略到生命传承的魅力,让幼儿理解自己如幼苗一样正在接受来自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的细心呵护,期待着自己能够早日长大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正是幼儿园种植课程能够带给幼儿的重要德育意义。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承担起帮助幼儿探索了解大自然的责任,深入挖掘更多的自然资源,带领幼儿去开阔视野。这也表明幼儿园开展种植课程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幼儿的德育方面,优化种植课程的德育建设可以让幼儿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素质。

实际上,从德育的角度来看,种植是一种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索的过程,它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园开展的种植活动中,幼儿可以深入研究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并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等德育精神。此外,幼儿园种植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合作进行的一项活动,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幼儿提升自己的责任感。

种植活动为幼儿理解种植与收获提供了空间,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合作共赢的喜悦,感受植物生命力萌发时的欣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德育意识。

一、加强种植过程中的德育引导

在幼儿园的整个教学体系之中,各项课程的最终教育目的都是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培养个人素质,开启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之路。而幼儿园种植活动更是承载德育的重要路径。种植活动需要幼儿严格按照种植的流程和各项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植物的顺利生长,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就需要在幼儿接受种植教育的过程中,既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又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德育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基本活动入手,抓住德育细节,充分利用自然教育资源渗透德育,同时要挖掘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真正让德育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幼儿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开辟出一块菜地,专门让幼儿进行活动,然后带领幼儿在菜地中种植一些他们喜爱的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文字、画画等形式来完成属于自己的“种植日记”。同时,教师还可带领幼儿为各种植物设计属于自己的标签或给植物取上对应的名字,从而加深幼儿对植物的亲密度和重视度,帮助幼儿建立植物与人的归属关系。此外,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可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种植活动,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幼儿能体会到种植的艰辛,知道劳动的光荣和食物的可贵,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尊重劳动,珍惜食物。同时,在与家长、教师、同伴共同种植时,幼儿所感受到的亲情、师生情、友情等也可以激发幼儿心中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会善良友爱地与人相处。

二、设置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游戏中的很多元素都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更多联系的游戏活动往往会带给幼儿更好的游戏体验,也能为幼儿带来更多的生活知识或者技能的训练。教师肩负着德育渗透的重要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从自身专业出发,深入研究德育与游戏活动结合的方式,并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现代幼儿的教学质量,使自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玩闹的方式,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渠道。对于教师来说,幼儿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将各种学习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还要注意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强化对幼儿的指导。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种植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园的种植资源,开展多种有关种植的游戏,但要注意游戏的创新性。创新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在教学中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才能让幼儿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开阔的思维,让幼儿个性化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种植活动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幼儿在经历过几次种植活动之后很快就会厌倦,或者无法从种植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游戏就没有完全发挥游戏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德育素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种植活动多元化,不能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中按照单一的种植活动来开展游戏,而是要拓宽幼儿游戏的视野和范围,为幼儿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认识蔬菜”的活动时,教师就可让幼儿去菜市场或者其他种植区域认识尽可能多的蔬菜,然后开展“你画我猜”活动,让幼儿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锻炼幼儿与种植者或卖蔬菜的人的友好交流能力,让幼儿学会与人礼貌相处。这样,在后续的游戏中幼儿也能认识到更多的蔬菜,更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意识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融合。因此,帮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集体意识非常重要,而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已经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实践并证实了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目前已经在很多学科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针对幼儿园种植课堂,这一教学方式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际上,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合作中加强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制作小橘灯”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将橘子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小橘灯,从而让幼儿在这种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合作分工和沟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激发幼儿的沟通能力及分工合作意识,并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回答对的小组可以获得额外的制作材料,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荣誉感,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的德育观念是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并践行的课题,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在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同时,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让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