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殷海蓉知识源于生活,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现代学校教育所带来的教学启示。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要遵循数学学科的教学本质,加强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有效转化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氛围单调、教学内容乏味、教学形式单一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激发与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数学学习,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生活教育视角,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展开探究与思考。
一、生活化教学内涵分析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实际生活合理融入学科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源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与组织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的方式,将学生生活合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在有效削弱数学学科自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与难理解性特征的同时,促使学生基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与掌握数学原理,实现深度数学学习,建立正确的数学生活化应用意识。这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能力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与关键的教学影响。
此外,在生活化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实现更深入的数学感知和体会,这对学生数学学习自信的建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是促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奥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有利教学手段。
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认知发展情况合理地展开生活化数学活动设计,以此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小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且思维意识和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而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逻辑性与思维性相对较强的教学学科,自然会与学生认知习惯与思维能力存在较大的冲突与矛盾。这就使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科知识学习中受到自身认知发展有限的影响而难以实现深度数学学习,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思维能力的原因而无法跟上小学数学的教学进度,进而出现层出不穷的数学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造成打击,致使学生出现畏学、厌学等消极数学学习心态。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性,展开生活化教学。教师可通过构建与营造直观生活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从而在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与集中度,进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持续提高与增强。
2.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便是为学生布置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练习与完成这一类型的数学作业时,其数学应用意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问题探究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与提升,这无论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与促进作用。同时,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通过设置社会实践课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如此,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保障。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设置生活化数学教学目标,增强数学教学的目的性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发挥着极为重要与关键的教学引导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与增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教学责任与义务,并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以此确保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作用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稳步提高和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视域,设置科学、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内容与要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规划、教学设计,以此进一步强化小学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2.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与全面贯彻,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与创新。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时,要充分结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对当代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关注,以此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现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和认知发展要求,积极组织与开展多样化的生活数学实践活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将数学理论与数学实践有效融合,从而在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同时,更好地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以此促使学生实现深度数学学习与高效数学学习。
3.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策略。这对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影响。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且仍处于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若想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着重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要保证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与紧密性。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熟悉感,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基于自身的认知经验展开深度学习与主动学习。
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生活化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师可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生动、形象的教学优势,通过展示图像、播放视频影像的方式,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促使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协调作用下,更深入地体会与感知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本质,生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与实践生活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实践,有助于增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但就目前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其中仍存在着较大的教学漏洞与缺失,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深度数学学习的实现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当前所存在的教学问题,并灵活合理地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加大教学改进与优化的力度,以此确保生活与数学能够更紧密地结合,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问题探究欲望的同时,削弱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实现深度数学学习与高效数学学习。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塔县羊井子湾学区)(责任编辑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