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作者: 顾张琪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单元的育人功能,彰显单元的育人价值。为此,教师可以用任务来整合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单篇文本教学的束缚,以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为纲。实践证明,建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度发生。
一、链式任务群: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组织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语文认知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研发链式任务群,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组织。链式任务群,是指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递进的任务链、任务块、任务群等来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链式任务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地从低阶迈向高阶。在链式任务群中,“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提升和发展。从这个视角来说,链式任务群中的任务是关联性的任务、递进性的任务、层次性的任务。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人文话题是“万物有灵”,落实读写训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第一个语文要素指向学生的阅读,第二个语文要素指向学生的写作。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研发了这样的链式任务群: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描写了怎样的具体事物?议一议,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想一想,课文描写这样的事物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三个任务,搭建了学生语文阅读感知、阅读思考的平台。立足于单元整体,设计链式任务群,能让学生打破单元的固化编排格局,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语文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主动认识“课文写了什么”,更会积极地探寻、分析“课文是怎样写的”以及思考“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的链式任务群,能引导学生深度地学习语文知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建构中,课堂往往因“任务”而精彩,而“任务”则应当贯穿于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始终。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组织来说,“任务”应当发挥积极的导向、调节、促进功能。因此,设计、研发高质量的链式任务群,能将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向语文学科本质更深处推进。
二、辐射任务群: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
辐射型任务群是一种以“原点”为中心的发散型任务结构,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设计、研发辐射性的任务群时,教师要把握好“中心问题”“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等方面。围绕这些内容,设计研发发散性的小任务和子任务,并采用大任务和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语文阅读,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语文文本进行自主性的文本解读并深入文本。此外,辐射性的任务群也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迁移。为此,教师要把握好一个语文单元的“种子课”,要将“种子课”设计、研发成“精读课”,将其他的语篇作为积极的语用课、迁移课和自主阅读课。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读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样一个主题来编排。为了让“读书”这个主题更具有辐射性、引领性,教师将这一单元前置,围绕“读书”设计、研发了辐射性的任务群:(1)探究古人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2)探究名家的读书方法、读书体会;(3)建构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心得。通过这三个任务,深化学生对“开卷有益”“读书有益”的认识,并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优化学生的读书品质,培养学生的读书策略。其中,读书方法是贯穿于单元教学始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篇。不仅如此,有了对读书方法的一种认识,学生就能应用这些读书方法,去解读教材单元中的相关语篇,这就是单元任务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迁移和应用。
辐射性任务群的设计与研发在优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文本向实践进行迁移,从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过渡,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语用能力。
三、结构性任务群: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结构性任务群是链式任务群以及辐射性任务群的一种结合。如果说,链式任务群是一种纵向的任务群,辐射型任务群是一种横向的任务群,那么,结构性任务群就是一种纵横交错的任务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建构中,教师不仅可以以链式任务群、辐射性任务群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还可以采用结构性的任务群,优化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设计、研发结构性的任务群,一方面要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另一方面更要遵循学生的语文认知规律,遵循学生的语文生命成长逻辑。设计结构性的任务群,要找准设计的起点和终点,要将语文教材转化为学生的“学材”,通过对语篇和单元等的还原和联结,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传递走向建构。
例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民间故事”单元。在设计、研发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任务时,教师以“讲不厌的民间故事”作为切入点,设计了“民间故事博览会”“海力布故事和牛郎织女故事发布会”“策划故事连续剧”三个结构性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总体性的任务,能唤醒学生的民间故事认知,促进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互动和交流;第二个任务是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单元文本展开,同时有所指向和侧重,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第三个任务是对前面两个任务的发展和提升,在完成这个任务时,学生既可以将教材单元文本改编成剧本,也可以将自己熟悉的相关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改编成剧本,并准备相关的道具进行戏剧表演。
结构性的任务群,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时空,为语文教材文本与教材外文本、语文教材文本与学生阅读经验建立了联系,实现了语文阅读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结构性的任务群,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联结自我经验,更有助于学生联结他人经验。
建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仅打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循环,而且疏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循环,通过内外循环的能量交换与信息注入,实现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合,突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因循守旧,改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的格局。因此,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