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因智思乐学而精彩

作者: 陈元隆

作业因智思乐学而精彩0

“双减”背景下,作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要从关注“正确和完成”转变为“学生主动投入”,让学生爱上作业,在作业中享受学习的快乐。那么,如何让学生投入地爱上作业?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近年来,基于儿童立场,开展了构建小学数学“智乐作业”的实践和探索。

一、破题:智思乐学——提出“智乐作业”新概念

围绕作业设计,教师需要立足儿童自主成长视角,树立作业新观念,让学生爱上思考、爱上学习。因此,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立足校本文化,在作业改进的道路上提出“智乐作业”的新概念,力求在其中实现智思乐学。

1.智教乐学:让师生在“智乐作业”中共成长。作业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有效载体,笔者认为,当下作业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层面,而应指向师生的共同成长。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脚手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力求做到智教乐教,学生应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做到智学乐学。

2.智启乐导:让学生在“智乐作业”中学会深度思考。数学学习是拓展思维的方式之一,让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数学教师应有的“学科担当”。“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遵循控量提质的原则,在作业布置和设计上从精选到重构,从精编到创编,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体验,并在长时间的专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智引乐享:让学生在“智乐作业”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智乐作业”的深层次价值指向学生在其中获得成长的体验,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中从控量提质走向激趣赋能,做到有料、有趣、有助、有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验通过努力得到的快乐。

二、行动:智启乐构——构建多元化的“智乐作业”新样态

“智乐作业”作为核心素养指向下,立足校本文化提出的数学作业新概念,在实践和探索中,教师可基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让学生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积极探索“智乐作业”的新样态。

1.智思乐说:从“做给你看”到“说给你听”,提升学生表达力。智思乐说就是运用数学语言把解题过程说出来,不但要说清楚如何做,还应该说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说题就是还原学生思考过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真谛,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

2.智思乐说作业实施基本策略。(1)说题内容“题卡化”,让学生说之有“物”。在智思乐说作业的研发过程中,教师可把说题的内容用PPT的方式进行记录,做到一页一题、一题一导,引导学生在说题时以“题卡”为载体进行说题。

(2)说题过程“流程化”,让学生说之有“序”。说题怎么说,教师可基于学生年段的特点总结出三步说题的一般流程。第一步:说题目——把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清晰表达;第二步:说思路——把解题的思考过程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三步:说感悟——把通过这道题目的解答带给自己的反思和启示说出来。

(3)说题方式“多元化”,让学生说之有“味”。在智思乐说作业实施中,教师可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题,如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说题,起步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师的导学单来说题,提升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像小老师一样露脸来说题,成果展示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将说题录制成短视频,像主播一样来说题。

三、智思乐理: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智思乐理这类作业是指在一个阶段(一道习题、一组习题、一个项目、一个单元)学习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梳理的一项作业。智思乐理的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学生整体建构能力。

1.智思乐理作业基本样态

2.“智思乐理”作业实施基本策略。(1)以图表理,让思维可视化。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可视化,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作业彰显童趣和温度。(2)以写表理,让思维深度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从一道题打通一类题。(3)以网表理,让思维结构化。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自身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梳理,智思乐理的作业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孕育而生,在每个单元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整个单元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梳理,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智思乐探:从“你做我看”到“我做我悟”,提升学生的探究力

探究过程是由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所驱动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有许多问题可能一下子很难理解。在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只是没将问题数学化。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教学设计,变成让学生探究发现的问题,让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探究。

1.智思乐探作业基本样态

2.智思乐探作业实施基本策略。(1)给支架,让学生探有方向。在智思乐探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重在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步骤的设计。(2)给点拨,让学生探有助手。“智乐作业”过程中教师、家长、同伴都可以成为作业的小助手。(3)给时间,让学生探有深度。一个项目化的研究,就是一次学习之旅,为了让学习研究有深度,项目化作业往往以长作业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在“智乐作业”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感悟到,作业不仅是课后巩固课堂作业、教师诊断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估手段,更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养成的有效载体。“双减”背景下“作业改进”正在路上,学生的主动投入也反卷了教师的“热情投入”,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智乐作业”成为教师与学生共研共创共享的一个载体,它让教和学变得更加灵动和充满生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