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作者: 徐霞燕【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以创设教学情境推动读写结合,以开展话题讨论激发写作灵感,以引入思维导图梳理写作结构,以巧设问题链优化写作训练,以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写作内涵。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3-0064-03
【作者简介】徐霞燕,江苏省泰州市扬子江初级中学(江苏泰州,225321)教师,高级教师。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两项重要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并在写作中将积累的阅读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促进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和共同发展。
一、以创设教学情境推动读写结合
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主题创设尽可能真实且符合学习内容的情境,并提供相关的学习素材,辅以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学习,提升读写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范畴是人与自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入该单元的学习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呈现野生动物被猎杀、大片森林被破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在此铺垫下,学生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就此引入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与思考,了解并梳理有关大熊猫成长的信息,完成书上59页的图表,并将图片与所给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在文中筛选、摘录与主题意义紧密关联的词块来学习语言。接着为鼓励学生完成Task板块的写作任务“a report on an animal in danger”,教师根据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下问题:What are the main problems the giant pandas are facing? What action should we take to protect them? What are the main problems the wild animals are facing?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m? 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推动了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以开展话题讨论激发写作灵感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文本内容都涵盖了表象话题信息,并结合了一定的教育背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并吸收消化。教师可以事先设定相关的社会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究、合作学习、发表观点的机会。其中,教师在确认讨论的话题时,应结合该单元内容的关注点,以此为中心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话题是食物和生活方式,阅读语篇是Kitty和Daniel两个同龄人介绍自己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第一个语篇,Kitty介绍了她的一日三餐、习惯爱好以及健康生活理念;第二个语篇,Daniel介绍了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改变计划。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话题讨论方向,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食物和生活方式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如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know? Does Kitty / Daniel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Why? Do you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lifestyle? Do you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How can we keep healthy?小组讨论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获取写作灵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以引入思维导图梳理写作结构
思维导图既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又能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和呈现语篇信息,拓宽学生的思路,理顺学生的思维逻辑,帮助他们打好坚实的写作基础。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语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文本信息,了解土耳其人、希腊人、丹麦人和哥伦比亚人是如何庆祝新年的,并绘制相关思维导图,包括节日的时间和庆祝方式等;其次,鼓励学生网上搜索与中西方节日相关的信息,将自己喜欢的节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好;最后,呈现和比较学生绘制好的中西方节日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中西方节日的时间以及不同的庆祝方式,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形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最后,根据Task的写作任务以及绘制好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以“My favourite festival”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以巧设问题链优化写作训练
问题链由一串螺旋上升的问题构成,问题链中的问题就是支架,一个个支架的搭建,为优化写作训练奠定了基础。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文本内容丰富,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储备,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相应的文学素养和语感能力。同时,在阅读文本中穿插了不同的语法知识,收纳了一些人文科学和自然类的词汇,为教师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和适应性扩散教学,设计思维性问题链,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话题是青少年问题。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以下问题。Q1: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Q2: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Q3:What problems do Millie and Simon have? Q4:What is Sigmund Friend’s advice? Q5:What about your advice?Q6:How can you help the teenagers who have problems? Q1和Q2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发学习动机,导入主题;Q3和Q4旨在帮助学生探究文本内容,提炼相关信息,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涵;Q5和Q6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迁移文本所学,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难度逐步加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深度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针对班上某个学生的某一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构思写作内容。
五、以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写作内涵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优化思维方式,丰富写作内涵。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坚持阅读为本,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可选择时事要闻、科普文章、文学名著等相关主题的优秀课外阅读文本,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课外阅读拓展教学中,教师可选取《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初一年级一本故事类读物This is our bremen。本节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教育学生做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要有团队合作精神,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甚至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改写或者续写故事结局,丰富学生的写作内涵,培养其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勇,罗少茜.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45(7):50-55.
[2]王蔷.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英语学习,2020(5):26-32.
[3]张立美.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融合”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