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历史教学》征稿细则
《中学历史教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全国基础教育类重要期刊,是中国知网、万方、龙源、博看、读秀、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多种媒体的全文录入期刊。我刊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各级教研员、历史学硕士以及其他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社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向本刊惠赐佳作,要求如下:
一、栏目设置:
1.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教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学术性问题展开讨论,提供学术引领。内容包括历史教育、历史专业、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
2.教师发展。主要刊载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有创意的教研成果。
3.课程发展。主要包括课程理论、国家课程研究(新的高中课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与研究、国外课程推介评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4.高中教学研讨。该栏目发表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微课和其它探索教学活动的研究论文。
5.初中历史教学。主要刊发一线教师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心得以及一些新颖、有效的做法。
6.学业评价。该栏目发表高考试题评价、中考试题评价,各年级段、各单元或具体一节课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7. 命题研究。该栏目刊发老师们制作的相关原创测试题,题目形式不限。
8.国外中学历史教学。该栏目主要介绍国外历史教学的情况,让广大师生了解世界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和经验教训。
二、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凡已在他刊或其他网站上发表过的稿件,本刊概不接收。
三、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以避免转行,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末附作者简介。
四、正文字数一般在4500字以内(包含注释字数,无须摘要与关键词),如有图表,适当减少字数。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资料翔实、论证科学严密。论文文责自负,没有著作权争议,不存在抄袭、剽窃行为。文字、数字图表、计量单位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注释一律采用页尾注。注释征引文献时,著作要提供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如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期刊要提供作者、篇名、期刊名、年份、期号、引用内容所在具体页码(不是列页码范围),如徐恒彬:《汉代广东农业生产初探》,《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第57页。征引同一著作,第二次出现时,可以省略版本信息,仅注作者、书名、页码。
六、请用电子稿投稿。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声明。本刊实行外审专家匿名审稿,来稿审理期限为3个月。本刊会慎重、负责、公平地对待每篇来稿,是否录用,都会在稿件收到后的3个月内答复作者。通过初审的稿件,本刊将在此期限内向作者发送“拟用稿通知”邮件通知作者。
七、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即会向作者支付稿酬,寄送样刊两本,并可将论文提供给中国知网等第三方数据库使用,编入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包含在编辑部所付稿酬之中。
八、为方便联系及寄送样刊,请作者随文提供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
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为“投稿+作者姓名+文章名”!咨询热线:13632449343(微信同号)或020-852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