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自1956年1月创刊至今,《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已经走过了69个年头。春华秋实,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杂志一直坚持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为广大中学师生搭建研究交流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培育了一
名师导读 |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谈到,古希腊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纪,其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随后介绍了雅典和斯巴达政体以及城邦的社会结构,强调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
名师导读 | 广东教育质量监测视域下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 % 本文属于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政策背景下历史学科试题命制与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批准号:2022JKZG069)的阶段性成果。一广东教育质量监测是在党和国家全面重视教育背景
中学历史实践教学研究 | 中学历史学科实践的逻辑起点、内涵理解以及关键问题 % 本文是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2021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BQW2021JGW015)研究成果。《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中学历史实践教学研究 | 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在课程实施上,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
学业评价 |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高三复习策略探索 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是综合思维的表现,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层次。基于历史学科特点,有研究者把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概括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
学业评价 |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下的试题命制探索 一、理论指引1.溯源理论“跨学科”概念是心理学家伍德沃思在1926年提出的,“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或已确立领域中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整合起来的过程,旨在促进对主题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理解,该理解超越了单一
学业评价 | 史料研习情境下的“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一种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的思维意识。2023年山东卷第16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核心
学业评价 | 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教学改进 %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深度学习导向下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K22YG140658)阶段性研究成果。高考作为终结性评价具有反馈、评价和引导功能,规
学业评价 | 基于“泛史料意识”的历史教学 “泛史料意识”是一种开放的史料意识态度,它要求研究者和学习者在研究一个主题时要尽可能地扩大史料视野,搜集不同类型史料。“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具有史料价值,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解释和使用。”[1]
学业评价 |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答能力培养的策略 % 本文是广东省中山市教育科研2020年度青年项目“初中历史材料解答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2020080)研究成果之一。材料解答能力是学生历史学习中的重要能力。材料解答能力包含基于历史核心
学业评价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试题情境的溯源与优化 % 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基于课堂观察改进高中历史情境创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QW2021JGW014)及中山市2023年教育科研青年课题“高中历史课
高中教学研讨 |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容量大,概括性强,同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何用好统编教材,提高教学效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荀子《乐论》有言:“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宗白华先生认
高中教学研讨 | 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三个问题 21世纪社会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引发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而近年来一系
高中教学研讨 | 同课异构:高中历史通识课与选考课的差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进一步优化,“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
高中教学研讨 | 高中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常态教学探索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三十多年来计算机科学、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研究。”[1]关于深度学习,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都有丰富的解读。一般而言,普通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基于历史理解、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
高中教学研讨 | 以英文视角辅助历史概念理解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英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概念。一 、历史教学中使用英文资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
高中教学研讨 | 在深度学习中涵育历史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是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历史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权威定义有待历史教育学界专家进一步探索,但毫无疑问,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大量的定义中,笔者最认可安富海先
初中教学研究 | 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落实初探 聂幼犁先生在其著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新史学不满足于传统史学的方法和手段,大量借鉴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历史学正向综合的‘大历史’迈进”。[1]在“大
初中教学研究 | 基于GRASPS的跨学科表现性任务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历史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与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围绕主题设计任务并进行评价,是当前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初中教学研究 | 建构与优化:例谈历史课堂教学叙事 德国历史哲学家约恩·吕森认为“历史是人类意识的叙事性构建”[1],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课堂同样离不开叙事,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将特定的史事依序纳入一个赋予意义的语言结构并将其延展于有限的教学
初中教学研究 | 关于初中历史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考 一、跨单元主题教学典型案例及问题分析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上提出了原则性、系统性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并采用适切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实施。因此,如何
初中教学研究 | 《中学历史教学》征稿细则 《中学历史教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全国基础教育类重要期刊,是中国知网、万方、龙源、博看、读秀、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多种媒体的全文录入期刊。我刊的主要服
初中教学研究 | 2024年征订启事 一册在手,教学无忧,用了都说好。《中学历史教学》创刊于1956年,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全国基础教育类重要期刊,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四大期刊之一。选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