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跨百代,光焰万丈

作者: 刘恋 向爱平

凌跨百代,光焰万丈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多文本品读与梳理,体会李白诗歌中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超凡的境界,进一步感受“诗仙”的魅力。

2.品读李白的《夜宿山寺》,体会其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感受其狂放不羁、超越时空的“诗仙”魅力。

3.品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在了解其坎坷经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感受其物我两忘的“诗仙”魅力。

4.研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进一步体会其作为“诗仙”的文学魅力,并对其魅力产生敬意和向往。

教学时间:60分钟。

适用年级:五年级。

教学过程:

一、起:调查入手,聚焦诗仙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近“诗仙”李白。课前我在班级里做了一次调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通过 AI 人工智能大模型查到的关于李白的10个关键词。

生:(读)饮酒、游玩、诗仙、浪漫、友情、剑术、豪放、音乐、山水、天才。

师:根据同学们提供的调查结果,老师制作了一张词云图。我们发现这些关键词大小各异,选择的人数越多,字号就会越大。那在咱们班同学的心目中,李白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

生:诗仙。

师:第二印象是——

生:浪漫。

师:第三印象是——

生:饮酒。

师:最深刻的印象便是——

生:诗仙。

师: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诗人。但是,被称为“诗仙”的也只有一人,他就是——

生:(齐)李白。

师:在全世界风格鲜明、个性独特的诗人也有许许多多。但是,被称为“诗仙”的还是只有一人,他就是——

生:(齐)李白。

师:为什么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呢?为什么“诗仙”这个称号只有李白才担得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承:着眼魅力,感受诗仙

师:“诗仙”一定跟“诗”有关,所以,一定要研究李白写的——

生:(齐)诗。

师:“诗仙”不仅跟“诗”有关,也一定跟“仙”有关,还要研究李白的诗“仙”在哪里。你觉得一首什么样的诗歌,称得上是很“仙”的呢?

生 1:我觉得有宏大意境的诗歌是有仙气的。

师:能解释一下什么叫“宏大” 吗?

生 1:我的理解就是很阔大的意境。

生 2:我觉得李白游玩的时候,能发现特别美丽的景色,并且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景色,李白用独特的视角写出来的诗是很“仙”的。

生 3:我觉得是可以将人带入一个情境中,让人能一边读一边想象到画面的诗,是很“仙”的。

1.品读《夜宿山寺》,感受夸张与想象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充满“仙气”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理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和猜想,一起走进李白的第一首诗《夜宿山寺》。(出示《夜宿山寺》)

(生齐读)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写了一座很高的楼,有多高呢?

生:百尺高。

师:“百尺”在古人眼中已经是很高了,在李白心中这座楼远不止百尺高。瞧,他说这楼很高,高到一伸手就可以——

生:摘到天上的星星。

师:这有可能吗?

生: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可能。

师:是的,但是诗人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无限放大,让它在作品中变成一种可能,这是一种修辞手法,你们知道吗?

生:夸张。

师:是的,接着读,你会发现夸张的还在后头。李白说,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人站在上面都不敢大声说话,为什么?

生:因为他怕吓到天上的人。

师:天上的人是什么人?

生:神仙。

师:这有可能吗?

生:没可能。

师:是的,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一种修辞手法——

生:夸张。

师:是的,不过在这首诗中夸张的程度各不相同。如果说 “危楼高百尺” 是普通夸张,那么 “手可摘星辰” 以及 “恐惊天上人” 这两处夸张就显得不那么普通了。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夸张,你会想到哪个词?

生 1:有点像在吹牛,夸张到了一种极致。

师:看来这是一种极致的夸张。这种夸张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 1:特别震撼,是一种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

生 2:简直难以置信。

师:作品中这种难以置信的夸张手法,让你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体验?

生 2:我觉得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就是李白,自己也可以摘到星星。

生 3:我觉得这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夸张,给

我的感受就是很奇幻。

师:看来李白的这种夸张是极致的、难以置信的、奇幻的,它简直太神奇了!让我们从诗外似乎走入了诗内。(板书:神奇的夸张)那么李白究竟是如何进行神奇的夸张的呢?首先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样一夸张,仿佛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座很高的山,这座楼就建在这座山上,在楼顶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手轻轻一抬,似乎就可以碰到天上的星星,手轻轻一伸,就可以拿到天上的月亮。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夜晚。这幅画面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李白想象出来的呢?

生:是李白想象出来的。

师:再看后面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这样的夸张,我们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仿佛我置身于高楼之上,天上的仙子们都睡着了,我只要一说话就会吵醒他们。

师:这一幅仙气飘飘的画面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李白想象出来的呢?

生:是李白想象出来的。

师:是的,李白想象着自己站在很高的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李白想象着自己站在很高的楼上,不敢大声说话,因为怕惊扰天上的神仙。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象?

生 1:夸张的想象。

生 2:富有内涵的想象。

师:怎么理解“富有内涵”呢?

生 2:李白写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能想表达他对仙人的一种敬畏感,因为古代人很相信神仙。

师:哦,看来你还揣摩出了李白对神仙的敬畏之心,因而你觉得这种想象是富有内涵的。

生 3:我觉得是奇幻的想象,因为这幅画面很梦幻。

师:很好,刘老师也有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种想象更是浪漫的。(板书:浪漫的想象)

师:同学们,敢于这样夸张的诗人,才可以叫作——

生:(齐)诗仙。

师:善于这样想象的诗人,才可以叫作——

生:(齐)诗仙。

2.品读《独坐敬亭山》,感受经历与境界

师:有了神奇的夸张,有了浪漫的想象,就一定能成为诗仙吗?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另一首诗——(出示《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是我们在四年级下册的“日积月累”中背过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首看起来好像有点普通的诗,李白究竟在写什么呢?这回男生和女生合作读,男生读诗的原句,女生读这一句诗的意思。(出示)

众鸟高飞尽:鸟儿高飞,消失在远方弃我于不顾。

孤云独去闲:白云一片,匆匆而去对我不理不睬。

师:同学们,鸟儿飞走了,这本来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诗仙李白的感受却是什么呢?

生:鸟儿弃我于不顾。

师:你们平时看到鸟儿飞走了,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诗仙”李白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明他的内心——

生:很孤独。

师:是的,李白非常孤独。因为内心强烈的孤独,才会有“众鸟高飞尽,弃我于不顾”的感受。我们再来看,白云飘走了,这本来也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诗仙李白的感受却是什么呢?

生:白云对我不理不睬,他觉得没有人会在意自己,很孤独。

师:是的,李白非常孤独。因为内心的巨大孤独,才会有“孤云独去闲,对我不理睬”的感受。同学们,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60岁了,离他去世不到一年。这时的李白,他经历了什么呢?(出示)

怀才不遇的苦闷:李白曾经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他向当朝的权贵们毛遂自荐,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多种原因下,政治抱负终未实现。

(指名朗读)

师:为此,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生齐读诗句)

师:李白还经历了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出示)

身在官场的凶险:李白曾经被皇帝唐玄宗赏识,短暂地进入当时最高的文化机构——翰林院。但由于宫廷内部的排挤和太监高力士等人的谗言,最终不得不离开长安,浪迹天涯。

(指名朗读)

师:为此,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齐读诗句)

师:李白不允许自己对权贵们卑躬屈膝,谄媚逢迎。可是,比这更坎坷的经历在等着李白呢,我们继续看——(出示)

安史之乱的漂泊: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时,被迫与妻子一起避难,风餐露宿,四海为家。

(指名朗读)

师:为此,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唐]李白《奔亡道中五首》

(生齐读诗句)

师:因为战乱,道路被切断,关口被阻塞,想要重返家园,看来遥遥无期了。这其实还不算是李白最坎坷的经历。那么,最坎坷的经历是什么?我们继续看——(出示)

流放夜郎的绝境:李白在逃难中,接到永王李璘的邀请,他出于报国之心,加入了永王幕府。但随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最终兵败,李白因此受到牵连,被投入监狱,后被流放夜郎。

(指名朗读)

师:为此,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唐]李白《南流夜郎寄内》

(生齐读诗句)

师:是的,在遥远的夜郎之地,我怀着离愁别绪;在明月照耀的楼中,亲人的音讯如此稀少。同学们,这就是李白曾经的经历。他经历了——

生:(齐读)怀才不遇的苦闷,身在官场的凶险,安史之乱的漂泊,流放夜郎的绝境。

师:这一切,让李白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出示《独坐敬亭山》并配乐)

师:今天,李白独自一人来到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此时此刻,再也没有昔日好友的簇拥,再也没有迎来送往的热闹,再也没有纵酒论诗的潇洒,再也没有仗剑独行的豪迈——

(生齐读全诗)

师:孤独的好像不止李白一个人,仿佛天地万物都陪着李白一起沉入了无边无际的孤独——

(生齐读全诗)

师:但是,李白不是普通人,李白是诗仙啊!怎么可能陷入孤独而不能自拔呢?众鸟高飞,飞就飞了吧,没关系。因为有谁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