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5年第1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5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更深,阵容更强,整合更合理。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以全新的视角引领学术前沿,解析精品教例,传递教研资讯,提供互动平台,体现前瞻性、权威性、经典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办刊宗旨,立足于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之需服务,为各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者的研究、交流服务。

目录

言论 | AI赋能 教师赋爱

AI来了!如精灵,以其神奇的功能,重构了语文教学的过去;如激流,以其强大的力量,颠覆了语文教学的当下;如星辰,以其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语文教学的未来。AI赋能,拓宽了管理渠道:通过大数据分析,AI可以为

专题 | 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的现状审思与完善建议

摘&nbsp 要: 语文教学的情境设计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设计既有突出的成绩,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必须在认真审视并厘清其内涵、类型与教学价值的基础上

专题 | 例谈语文学习情境创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此为核心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

专题 | 以“情”入“境”“,情“”境”相生

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实施,“情境”成为当前语文课改语境中的一个高频词汇。为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面对真实世界、解决

专题 | 学习情境创设的偏差剖析与改进对策

审视当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存在着“伪情境化”“唯情境化”“泛情境化”等误区,究其原因,是在学习情境的认知与操作上出现了偏差和误解,导致“为情境而情境”的课堂弊端日益突出,需要我们去辨析与

专题 | 超越真实与虚拟的界限

创设学习情境,是语文课程实施中讨论很多的话题。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费尽心力创设情境,也常常被“情境”所困扰。比如每节课(尤其是公开课、参赛课)都要创设情境,读《书戴嵩画牛》,学生化身小法官,判断到底是

专题 | 嵌入·互耦·脱嵌:学习情境创设的进阶之径

2022年版课程方案与课标在“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基本课程理念的表述中,突出了“情境”与“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知识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学习,才能真正自主建构起知识谱

专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的多重策略

2022年版课标倡导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什么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又该怎样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教学视角下的真实情境更多是对现实

专题 | 吕叔湘:为社会实际服务的语言科学家

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江苏丹阳人,11岁考入丹阳县高等小学(丹阳市实验小学前身),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前身)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等

专题 | 学习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的体会

摘&nbsp &nbsp 要: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仍然有很重要的价值。他认为语文课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语文教材的编写目标要明确,

专题 | 构建支持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语文课堂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他一再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在自主语言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实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发展,还能达成意

专题 | 读得快,抓得准

吕叔湘先生是语言学家,是语文教育家,是语文教育界公认的“三老”之一。关于语文教学,吕叔湘先生有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论述。在论及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他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以写作为中心,阅读是为写作做准备

专题 | 以任务引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总的原则是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要主动地学,教师要主动地教。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

教学 | 凌跨百代,光焰万丈

教学目标:1.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多文本品读与梳理,体会李白诗歌中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超凡的境界,进一步感受“诗仙”的魅力。2.品读李白的《夜宿山寺》,体会其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感受其狂放不羁、超

教学 | 才华家常课

公开课与家常课,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精彩。公开课预设精细,准备周密,如大厨出品,色香味样样不凡;而家常课则原生质朴,相对平实,如女子素面朝天,却也自有一种清水芙蓉的恬淡清雅。近年来,按学校工作需要,

教学 | “趣”引思维 “读”懂小语

一、勾连生活,“趣”读课题师:同学们好!我是谁?生:彭校长。师:要是在大街上看到我,还可以怎么称呼?生:彭叔叔。(学生笑)师:彭叔叔这个称呼,我觉得特别亲切!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生:

教学 | 《热爱中国共产党》(一下)教学及评析

一、板书导入,初识诗题1.给“爱”组词,拓宽思维广度师:(板书:热爱)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同学们,请试着用“爱”组一个词。生:爱好。生:爱心。师:刚才同学们组的词都是“爱”在前面的,那“爱”在后面可以怎

教学 | 寻宝·识宝·鉴宝·用宝

教学目标:1.认识“件、有”等10个生字,会写“和、也”等4个生字。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会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初步懂得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nbsp

教学 | 讲好红色故事 绽放生命本色

在低段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蕴含着丰富而深远的育人价值。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以及《四个太阳》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此主题的魅

教学 | 立足语言文字,讲好“红井”故事

教学目标:1.通过字源识字、生活中识字等多种方式,认识“主”“席”等生字。2.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红井”位置,理解毛主席修“红井”的原因。3.借助学生课前提问,理解“饮水思源”的意思,把红色故事传播

教学 | 沉浸体验促成长 爱国教育润童心

教学目标:1. 用字理、字族、生活识字等方法,随文认读并会写“多、走”等7个生字。2.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从而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和交流,自主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

教学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用字理、字族、生活识字等方法,随文认读“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边2个偏旁;会写“太、为”等7个生字。2.能用看标点、看关键词等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能读好长句子。3.

教学 |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辆、匹、册”等 7 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 6 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事物需用不同量词。2.在熟练背诵《字母表》的基础上,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

教学 | 想象入境,体悟诗情

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2.能准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理解诗意,想象与感受诗中的美好画面,体悟诗人的愉悦之情。

教学 | 感春江晚景,品乐观人生

教学目标:1.识写生字“惠、崇、芦、芽”,读准“蒌蒿、芦芽、河豚”等词语。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3.让学生感受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 | 补白·留白

教学目标:1.会认“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通过想象画面,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取信

教学 | 赏燕子 品语言 想画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凑”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生字,会写“乌黑”等15个词语。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教学过程:一

教学 | 多维感官赏荷画 迁移创写慧观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瓣、蓬”等6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准儿化音、轻声词,积累“莲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通过抓关键词

教学 | 学语习文,以学生喜欢的方式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录、凡”等11个生字词,读准多音字“蚂”,了解“复眼、膜翅”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理解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制作一

教学 | 踏春寻趣话春游

教学目标:1.能向同学推荐一个春游好玩儿的地方,说清楚好玩儿的理由,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在交流讨论时,能够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3.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积极参与交际活动,树立交

教学 | 走近植物朋友,用心观察感受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观察一种植物,并做简单的记录卡。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近“植物朋友”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

教学 |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与交流,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2.能运用偏旁归类和形声字规律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教学 | 记录精彩时刻 抒发真情实感

单元写作目标: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单元统整教学规划:(见下页表1)单元统整教学框架:单元统整教学设计:第1~2课时一、创设任务情境,引入单元学习学生活动:自读单元导语,看清目标。教师提出核心问题

教学 | 《梅花魂》(五下)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教学警语】随文渗透语文知识,特别是文学手法知识,能够表现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课文美读】这是一篇标题优雅隽永的美文,回忆往事的美文,写人、叙事、抒情的美文,咏物抒情、托物寄意的美文,有着美好线索的

教学 | 《鹿角和鹿腿》(三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称、皱、配”等8个生字,会写“鹿、塘、映”等16个生字,在语境中正确认读“称、禁、撒”等3个多音字。2.借助表格和心情变化图,梳理故事发展脉络,读出鹿的心情变化,用自己的话把

教学 | 林波看课

王林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教育部“十四五”国培专家,小语“十大青年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倡导“指向语用,识体而教”,出版

教研 | 范文应该“范”什么

一长期以来,中小学写作教学一直借助范文,尤其是小学。一切的学习都从模仿开始,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无论如何强调范文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不少教师对范文到底应该“范”什么认识模糊,却养成对它

教研 | 捕捉散文的“身”和“心”

张学伟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全国名校联盟”秘书长。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评委。我们普通人写文章大多是散文,这大概是因为散

教研 | 第一通:朗读指导一二三

这些年我常常收到青年同行的短信,询问一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面的问题。我尽可能详细回复,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助益。随着回复渐多,我发现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在各种专业论著中鲜少论及,或者很少被细致论述,而这

教研 | 指向学生学习经历的语文要素目标化教学实践

语言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较为必要的、科学的、充分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经历。我们应遵循学生从“不太会”到“有点会”,逐渐过渡到“会”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这要求我们

教研 | 文体视角下抒情写意类散文教学策略探微

梳理教材课文,不难发现,散文占据了“半壁江山”。教材中有不少名家的抒情写意类散文,如《天窗》《走月亮》《桂花雨》《月是故乡明》《好的故事》《丁香结》《匆匆》等,这些文章,“散”的味道更浓,行文不拘一格

教研 | 发展“个体语言经验”的功能性读写教学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个体语言经验”这一概念,并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

集萃 | 解密学生的学习密码:参与

学习科学诞生是以1991年第一届学习科学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学习科学杂志》的创刊为标志的。世界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发展时期,知识经济给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带来冲击,为迎接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四

集萃 | 征稿启事

“教研札记”栏目本栏目面向全体教师征稿。本栏目包括这些内容:在备课中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教学中针对某个教学难点的研究与突破、课中精彩生成、日常教学经验总结、课后针对本节课教学理念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教学反思

集萃 | “复习考评”栏目征稿启事

本栏目面向全体教师征稿。具体要求为:1.复习类稿件可以是专题复习,也可以是单元复习。须写出自己独特、有效的方法策略或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类须提供配套课件)。2.考评类稿件须提供检测某种语文能力的检测方

集萃 | “教学设计”栏目征稿启事

本栏目面向全体教师征稿。可以是单篇文本的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总体要求教学设计必须执教过,目标清晰,过程详实,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请提前正常教学进度三个月投稿(文中请明确标注哪一册哪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