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语段”的理解与建构
作者: 徐琳琳 梅培军
抒情,指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是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语段是抒发作者感情的语段,它不仅有情感色彩,还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手法和技巧。抒情语段可分为直接抒情语段和间接抒情语段。
一、直接抒情语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接抒情,顾名思义是作者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快速抓住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中有一语段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描写了时光的飞逝:
①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④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⑤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语段①用了两个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被风吹散了;比作薄雾,被太阳蒸融了,比喻独特,联想新奇。②顺承第一句,反问自己又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自然、顺畅。③是对②的补充,②③为并列阐述,为后面作者发出的感慨做铺垫。④直接发出感慨,来到这个世界与离开这个世界也不过转瞬之间。⑤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五句话之间紧密相连,层层递进,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学生在写直接抒情语段时容易情感和写作手法单一,表达方式欠缺。因此要熟练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如:
①树叶黄了,有再绿的时候。②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③而时光过了,不再有复返的时候。④时光匆匆地从我们身旁走过,没有片刻的休憩,也没有踪迹的见证。⑤回忆昔日的那段“潇洒”的日子,心中不禁泛起羞愧的浪潮。⑥往日吊儿郎当的生活让我失去了许多东西。⑦那与同学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在学校刻苦学习的日子,我从中感到快乐,又充实。
①②写冬去春来树、叶、花都有再绿再开的时候;③是个转折句,强调时光过了就不能复返;①②③形成鲜明对比。④作者感叹时光飞逝;⑤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愧疚之情,是因为⑥吊儿郎当的生活让人失去了许多东西;⑦除了有愧疚之情也有快乐和充实。整个语段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遗憾、羞愧之情,同时回想和同学的相处,以及刻苦学习的日子,又是无比快乐和充实的。
二、间接抒情语段
间接抒情,作者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的方式有五种:缘事抒情、借景抒情、咏物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景。
1.缘事抒情
缘事抒情简称借事抒情,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缘事抒情不仅感情分外浓烈,甚至于以抒情作为主要目的,叙事只是作为一种手段。
如,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是一篇充满浓郁乡情的散文,作者描写了童年时在家乡摇桂花、晒桂花、喝桂花茶、做桂花糕等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其中摇桂花的语段就是借事抒情:
①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②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通过抱、摇等动作描写,写
出了摇桂花这件事;②承上启下,既呼应了①摇桂花之后会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又为③作者感情的迸发埋下伏笔;③通过语言描写体现出作者的快乐之情,是①②的感情升华,首尾呼应,自然流畅。作者借摇桂花这件事,通过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达了对桂花的喜欢以及愉快之情。
学生在写借事抒情语段时,容易出现事情不具体、内容不充实,表达感情不明确的问题。要注意在写作时能通过具体事例描写,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恰到好处地表达感情。如:
①一天晚上下起了暴雨,雨水像箭一样从高空射下来,妈妈骑着电动车送我去打乒乓球。②一路上冒着狂风暴雨,车子在人群中穿梭着,我安安稳稳地坐在电动车前面,雨披把我罩得严严实实的,我的衣服一点都没被雨水淋湿。③不知不觉就到了乒乓球馆的楼下,妈妈停下电动车,我从车子上跳下来,这时才看见妈妈脸上全是雨水,眼镜也模糊了,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④不知这样的风雨接送经历了多少次,也不知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
以上语段通过描写妈妈冒着狂风暴雨送“我”去打乒乓球,表达了对母亲强烈的爱。①“雨水像箭一样从高空射下来”,突出雨之大;②雨这么大可“我”还是安安稳稳地坐在电动车前面,细节之处体现母爱;③妈妈湿透的状态和“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母亲的细心;④“我”体会到了妈妈付出的心血和母爱的深沉。事情交代清楚,感情真挚动人。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外界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如,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中,有一借景抒情语段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①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②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联系上文“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①用了三个排比句,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垂柳披上长发,看到姑娘们来河边嬉戏的景色,是动态描写;②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用优美的语言,把春水叫作“桃花水”。与①相比,是静态描写。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表达出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在写借景抒情语段时会出现景物描写平淡无奇的问题,缺乏亮点,容易千篇一律。因此,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为抒情打好基础。如:
①我的家乡在黄石村,那里四季风景秀丽,物产丰富。②下雪的时候,一片片雪花从天上落下,不一会儿,山头白了,房子白了,窗外的一切都白了。③雪花落在我们手心,正想看清楚它是什么形状,就化成了一滴水,真是洁白无瑕,晶莹剔透。
①交代了作者的家乡风景秀丽,物产丰富;②写了家乡下雪时的景色;③细节描写雪花的特点——洁白无瑕,晶莹剔透。整个语段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咏物抒情
咏物抒情的特点就是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品格,来表达作者的悲欢爱憎等感情。
如,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中有一语段描写桂花的样子笨笨的,可是香气迷人: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②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③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①用拟人的手法说桂花树笨笨的,是概括描写;②是①的拓展,具体描写了桂花树不开花和开花时的样子,都是那么的普通;③是转折句,写出桂花香气迷人的特点。①②描写桂花的普通是为了突出③桂花的香气迷人。整个语段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句子紧凑,过渡自然,抒发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强烈感情。
学生在写物的时候容易出现重点不突出,构思不精巧,缺乏个性特征的问题。可指导学生按照“引出事物—描绘事物—精细描写—暗含抒情”的路径来描写。如:
①秋天最好看的就是枫叶了。②枫叶有五个角,秋风一吹,像一颗颗红红的五星闪耀着光芒。③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红云;到近处看,像一把把燃烧的火炬。④枫叶不仅样子好看,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吸引着我。⑤因为天气越冷,它变得越红、越鲜艳,在寒风中“哗哗”地响,好像在说:“坚强是我们的本色。”
学生作文《枫叶》,①直接点明主旨;②运用比喻句写枫叶的形状;③通过远近枫叶形状的描写突出枫叶的样子好看;④作者阐明自己喜爱并且赞美枫叶;⑤交代原因。语段结构清晰,个性特征明显,通过描写秋天的枫叶表达了对枫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和描写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如,五年级下册第4课《梅花魂》中,外祖父对“我”说的话就是托物言志,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这既是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也是老人心灵的表白:
①“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③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④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⑤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①总起语段,交代这画对外祖父的重要性;②点明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为③④⑤埋下伏笔;③引出其他的花,春天才会开花;④和③进行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⑤是④的细化,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的精神。
习作时,学生容易写成专门描写“物”的语段,与“言志”脱节。因此,可在对事物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质。如:
①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②即使被行人践踏了,被酷热的阳光照蔫了,被寒冷的冰雪冻伤了,它也从不悲伤,它与泥土紧紧地贴在一起,积蓄着力量,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此语段中,①交代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②详细描写了小草被行人践踏,阳光强照,冰雪冻伤,可它永远满怀希望,体现出小草坚韧不拔的性格。整个语段体现了作者也想做小草那样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人。
5.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是指通过将情感与具体场景相结合,以情境来体现作者的情感。
如,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中有一个融情于景的语段。作者使用时间顺序,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去:
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②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③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感叹时间过得飞快;②是①的延伸,作者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表现了日子的渺小,为接下来感情的抒发做铺垫;③表达了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①②是“因”,③是“果”,因果契合。语段融情于景,做到情不离景,景不离情,情与景自然交融。
学生在写融情于景语段时很容易会情景不相融。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写融情于景语段时可以生动描绘场景,通过场景暗示情感,让情感和场景相辅相成,从而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如:
①顷刻间,一幅美丽的图画便展现在眼前: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②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绿油油的,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张绿毯。③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似乎在向我们展示自己的美丽。④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以上语段摘自学生作文《春天》。①写春天的油菜花的美景;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草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生机;③写五颜六色的花儿美丽地绽放;④写小鸟的歌唱,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溧阳实验小学/温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