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启蒙课:析句品词识字

作者: 徐俊 郑倩

古诗启蒙课:析句品词识字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字“索骥”,借助语境,扩词识字,读懂诗题。

2.借助拼音,圈圈画画,读读认认,读准字音。

3.读诗识韵,熟读成诵,读文明意,语境识字。

4.诵读古诗,联想想象,感受诗意,体味文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夜”字导入,给“夜”组词。

2.感受“静夜”,初设情境。

(1)“静”在前,怎么读?什么意思?

(2)“静”在后,怎么读?什么意思?

3.“思”字点题,导出古诗。

(1)给“思”组词,理解字义。

(2)根据字义,猜猜“题”意。

(3)扣住“题眼”,找出诗人。

导入环节流程图

二、正确朗读

1.圈出生字,大声拼读。

2.大声读诗,正确通顺。

3.指名读诗,分享交流。

4.师生互读,读好节奏。

5.同桌互读,巩固节奏。

6.男女对读,朗朗上口。

7.“静”读古诗,感受“静夜”。

三、识字、理解

1.发现句尾生字小秘密。

(1)圈出句尾的字。(光、霜、乡)

(2)发现读音秘密。(ɑng)

(3)朗读感受音韵。(押韵)

(4)相机教学生字。(乡)

2.学习其他后鼻音生字。

(1)找出其他后鼻音字。(床、望)

(2)语境教学生“望”字。

押韵与后鼻音生字教学流程图

3.语境中教学其他生字。

(1)出示字串:床  光  霜  望  乡

(2)诗人在哪儿?用诗句回答。(床前明月光)

(3)“望”就是看,诗人先看到什么?又看到什么? (明月光,明月。)

(4)“思”就是想,诗人看到“月光”想到什么? (疑是地上霜)

(5)诗人看到“明月”又想到什么? (低头思故乡)

(6)明月在哪儿?(举头,在天上。)故乡在哪儿? (低头,在心上。)

(7)如果要给这首诗画幅画,只画两样东西,画什么?(明月光、明月。)

四、书写指导

1.从生字中找出三个字,组成词,说明你读懂了这首诗。(思故乡)

2.田字格中指导书写。

课堂实录

一、读好课题,识字入课

1.关于“夜”。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出示生字卡片“夜”)

生:夜。

师:“夜”是什么意思?

生:夜晚。

师:(出示生字卡片“晚”)“夜”就是“晚”,“晚”就是“夜”,合起来是——

生:夜晚。

师:夜晚很黑很黑,又叫——(出示生字卡片“黑”)

生:黑夜。

师:夜里很迟了,叫什么呢?

生:深夜。

师:夜里肚子饿了,要吃点东西,叫——

生:夜宵。

2.关于“静夜”。

师:(出示生字卡片“静”)你们谁会读?

生:静夜。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生:夜晚很静。

师:她把“夜”放在前面说了,可以的。如果把“静”放在后面,谁会说?

生:很静的夜晚。

3.关于静夜“思”。

师:现在变成三个字了,谁会读?(出示生字卡片“思”)

生:静夜思。(很干脆)

师:来,不着急,咱们站起来,像说话一样不要喊着说。

生:静夜思。

师:“思”字什么部首?

生:田。(其他学生回答“心”)

师:其他同学告诉你了,它是心字底的,跟什么有关系?请你说。

生:心里。

生:脑子。

师:古人以为是心在想,跟心有关。还有一个字,跟它一样的意思,是什么字呢?(出示生字卡片“念”)这个字读“念”,连起来读——

生:思念。

师:思就是念,念就是思。还有一个心字底的字跟“思”的意思一样——

生:想。

师:你猜得非常正确。连在一起是什么?

生:思想。

师:脑子里想的很多东西,想明白了,就变成自己的思想了。我们的思想是哪来的呢?它要通过这个办法。(出示生字卡片“考”)

生:思考。

师:对,多思考,脑子里就会有很多的思想,多读书也会帮助我们去思考。再读——

生:思考。

4.关于“静夜思”。

师:刚刚讲了“思”有一个意思是“想”。静夜思,是谁在想?

生:李白。

师:因为“静夜思”下面写着

“[唐]李白”对吧?这三个字要分开念,唐,李白。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李白在什么时候想呢?

生:思念家乡。

师:你都知道啦。他在什么时候想的呀?

生:李白在安静的夜晚思念家乡。

师:对,所以有一个词就叫——(出示词卡“思乡”)

生:思乡。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圈画词语,理解“故乡”。

师:这首诗里面有个词是家乡的意思,找一找,圈出来。

生:故乡。

师:李白在静静的夜晚想着自己的家乡,他现在在不在自己的家乡呢?

生:不在。

师:不在家乡,这个故乡是他以前生活的地方,所以这个“故”就是表示“以前、从前”的意思。

师:以前认识的人叫——(以

下用词卡教学)

生:故人。

师:有一句诗里就有——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以前听说的有趣的事儿——

生:故事。

师:“故”就是“以前”的意思。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叫什么?

生:故乡。

师:这首诗是写李白在思念自己的——

生:故乡。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李白究竟写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的时候把生字圈出来。

(生自读圈画,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圈出来了,那请你们一个一个指着它们拼读,看能不能读正确了。(师巡视指导)赶紧拼读一下。(生拼读)现在放开声音大声地读两遍,看看能不能读流

利了。

(生朗读课文)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听别人读的时候,你要用手指着自己的课文,看看他有没有生字读错了。

生:(朗读)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真好,每个字都读对了。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姑娘,你读得真不错,特别棒!记住老师刚刚说的话,听同学读时要用手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认真听同学有没有读错。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还有谁愿意读?(继续指名读)

师:非常棒,字音都读正确了。想不想听老师读一下?

生:想。

师:注意听老师读的节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没有听出来?

生:有。

师:再听一遍,可以轻轻地跟着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生:望明月。

师:低头——

生:思故乡。

师:我们合作一下吧?

师:床前——

生:明月光。

师:疑是——

生:地上霜。

师:举头——

生:望明月。

师:低头——

生:思故乡。

师:太棒了!男女生来合作一下。男生先读,男生注意声音轻一点,因为这个夜晚非常——

生:安静。

(男女生合作读)

师: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合作,你半句我半句。(同桌合作读)晚上很静很静,连起来再读一遍,放慢节奏,声音轻轻的、慢慢的。

(生合作读)

师:太棒了!谁愿意一个人站起来读?(指名读)掌声送给他。这个夜晚好安静好安静,听你们这么有节奏地读,太舒服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

三、再读古诗,升华情感

1.仔细观察,感受韵脚。

师:读到最后,老师觉得大家好像真的有点读懂了。低头干吗呢?

生:思故乡。

师:真的好像在想家了。我们读着读着,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诗最后一个字好像有一个特点。我们自己再轻轻地读读看,有没有发现?

生:韵母都是“ɑng”。

师:嗯,有人发现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第三句不是。

师:对,第三句不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来读读,先读前面两句。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你看是不是感觉很顺口?

(嗯。)读最后一句,低头——

生:思故乡。

师:如果我们把它改一改,把

故乡改成老家,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生:意思是一样的。

师:那你读“低头思老家”。

生:感觉很别扭。

师:这就是古诗的特点。句尾的字,很多时候它们的韵母都是一样的,比如这首诗都是“ɑng”。当然有个别句子不一样,以后你们会知道哪些句子可以不一样,哪些必须要一样。同学们知道这个在古诗里面叫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它有个名字叫押韵。

生:押韵。

师:嗯,知道了吧。好,我们再来读一遍。要读得很好听哦。

(生齐读)

2.随文识字,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还有几个字是后鼻音。

师:在哪里?

生:床、望。

师:(出示生字卡片“床”)每天晚上睡觉的——(床)。(出示生字卡片“光”)教室里有什么光?

生:灯光。

师:我们出去到操场上有什么光?

生:阳光。

师:(出示生字卡片“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

生:就是看。

师:望,就是看的意思。往远处看,叫眺望。跟老师说——

生:眺望。

师:如果往上面看叫什么望,

同学们知道吗?

生:眺望。

生:不对,是仰望。

师:仰望要仰起头来看。我心里有个想法,那叫什么望呢?

生:愿望。

师:我多想这个愿望早点实现呀,那叫什么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