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老师·清洁工·我
作者: 李梅玉贾志敏老师是我的恩师。2017年秋末,我去参加“浦东之秋”语文教学高峰论坛,借此机会去探望贾老师。
到了上海,和贾老师约好,下午三点在他家见面。我怕失约,两点刚过,就到了贾老师所住的小区。为了不打扰贾老师休息,我在寓所楼前站定,耐心等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拂,有点冰冷的寒气,高大的梧桐树仍大面积地散发着生命的绿色,有的叶子变成了金黄,时不时有片片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远处传来“刷——刷——刷——”有节奏的声响,看不到人影。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拐角处,只见一个清洁工双手紧紧握着扫帚,静静地低头扫着落叶,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将地面的落叶扫到一堆,是那么认真,那么执着,似乎地面没扫干净他就会永远不停。清洁工好像感觉到了我一直注视着他,径直朝我走了过来。
“您是去贾老师家吧?”他友善地问道。
奇怪,他怎么知道的?清洁工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没等我回答,他叹了口气,“哎,那天,我看见贾老师刚从医院回来。近几天,来来往往看望贾老师的客人不少,所以我猜想,您也是去看贾老师的。”他的神情中透露出一种对贾老师的关心和敬重。
我的心被揪了起来,揪得很紧:怎么没听贾老师说又去住医院了呢?
清洁工看到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说:“那天,我看到贾老师下楼来溜达啦,气色好了很多。”我的心又恢复了平静。
看看表,时间尚早,我就和他攀谈起来。
“您也认识贾老师?”
“怎么不认识?”他把头一甩,笑了,眼睛里流露出骄傲的光芒。
“听说贾老师教书教得特别好,全国各地的老师都在向贾老师学习。我和爱人在这个小区打扫卫生好几年了,贾老师一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贾老师——好人!好人呐!”清洁工一连说了两个“好人”,声调很高,语气很重。
没等我说话,他又说:“贾老师读完的报纸都送给了我,让我读,读报纸也成了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贾老师说‘书是精神的食粮。’”清洁工淡淡一笑,望着远方。
“好人”“好人”……这个词一个劲地在我耳边响起,“好人”,多么单纯而朴素的话语,囊括了清洁工对贾老师的评价。清洁工口中的“好人”,这是善莫大焉的慈悲,这是乐于助人的高尚,这是明白事理的智慧。清洁工的话语不多,却字字句句都有穿透力量,充实丰富着我的内心,我想,通向一切深度和高度的东西,那就是——爱。
清洁工接着说:“贾老师不仅对我好,还想着我的孩子们。他给了我不少小学生能读的书,让我回老家的时候带给我的孩子们阅读,贾老师说‘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将来到上海来生活’。”他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激动,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眶微红,我也有些动容,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当时的感觉也许就是对感动最好的诠释。老舍说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朱自清说春天是美好的,我却觉得这个秋天格外热情,让人沉醉。
和贾老师约定的时间到了,上楼,我轻轻叩门,开门的是贾老师,虽清癯消瘦,但精神矍铄,贾老师和我都笑了——没有什么比“安好”更令人欣喜。
我把在楼下和清洁工的谈话告诉了贾老师,贾老师陷入了沉思,轻声说:“我更关心的是孩子。”
贾老师爱孩子,爱给孩子们上课,他在讲台上一站就是60年,他爱这份平凡的工作,更爱这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这不仅是善良和智慧,更是一种崇高的仁爱境界和人格魅力。贾老师,用一辈子修炼的无形内力诠释着一个大写的“人”。
走出贾老师家,抬头望望天空,看看梧桐树,树上间或几片枫叶般嫣红的树叶,映着秋日明艳艳的阳光,灿烂,耀眼,让人着迷。阳光从梧桐树的指缝中漏过,我似乎听到了树叶的窃窃私语,它们在谈论着贾老师一个个教育故事。远处,“刷——刷——刷”有节奏的声音仍在响着……
(作者单位:河北海兴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