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真有趣”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作者: 张良花

“汉字真有趣”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0

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围绕主题“汉字真有趣”制订活动计划。

3.根据活动计划,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

料,并能对所获取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

4.围绕主题,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板块一    借助“阅读材料”,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播放歌曲《生僻字》。

2.引导学生交流:中国汉字,落笔成画,有悠久的历史。你对汉字发展有什么了解?汉字对其他国家产生过什么影响?汉字书法艺术,你又知道哪些?

3.小结: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二、阅读“阅读材料”,给予方法

1.自学“阅读材料”,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阅读,可以一篇一篇地阅读,也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

(2)思考:这几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汉字的有趣?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交流,感受趣味。

(1)《字谜七则》。

①交流谜底。

《字谜七则》的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休、斗、默。

②请猜对的学生介绍理由。

日:谜面揭示了字形特点和意义特征。

坐:谜面四句话都表示了字形特点。

也:巧借“也”字加上不同部件组成不同的汉字编制字谜。

口:谜面通过对比几个汉字的部件的异同,引出谜底。

休、斗:画谜,谜面将字形和字义进行

结合。

默:故事谜,也是将字形特点和意义特征融合在了一起。

③师小结:字谜,由谜面和谜底组成,是一种文字游戏,形式多样。人们在编制字谜时,有时候利用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时候利用了汉字形、音、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既有趣味,又有内涵。

(2)《门内添“活”字》。

①说说杨修是怎么猜中的,为什么说杨

修是猜谜高手。

②师小结:这个故事进一步反映了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同时告诉我们字谜游戏在中国历史悠久,字谜文化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有意思的谐音》。

①指名读,感受趣味。

②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谐音歇后语。

③交流: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四两棉花——谈(弹)不上;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4)《“枇杷”和“琵琶”》。

①观察插图。

②说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的意思。

(5)《有趣的形声字》。

①指名读材料。

②说说你学过的形声字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字。

③师小结:这则材料中介绍了形声字的两种造字方式: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音的声符;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义的形符。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趣味,就在其中。

3.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①这五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了汉字的有趣?

②你有哪些收获?

③师小结: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汉字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可以编制汉字、汉字有谐音等有趣现象,知道了一些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还有许多奇妙之处,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欣赏汉字的文化趣味吧。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格外重要。板块一就是借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对“阅读材料”自读、品读,了解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在感受到有趣的同时,为第二板块制订计划、搜集资料,第三板块展示、交流,打下牢固的基础。)

板块二   了解任务,组建小组,制订计划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任务

1.说说本次活动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2.明确任务:组建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搜集资料,开展猜字谜活动或趣味汉字交流会。

3.根据学生兴趣,自由组建小组。教师适当引导,使每个小组人数相对接近。

二、组建小组,制订计划

1.明确组内分工。回顾小组合作的要求,推选出一名组长,商量每位组员要承担的任务,既有分工也要合作。

2.师出示计划模板。

    小组“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

活动内容:搜集、整理体现汉字趣味的材料

活动过程:(每个时间节点做什么)

                                             

                                             

                                             

……

活动分工:(每个组员做什么,人人有事干)

                                             

                                             

                                             

……                              年   月   日

3.组内讨论,现场分工、协作,完成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板块二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和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给予计划支架,指导学生组建小组和制订计划。学生学会了协商、梳理和完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三、借助图表,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

1.回顾以往的学习,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

明确本次活动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搜集资料。“收集”是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到一起,而“搜集”是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搜寻某些资料,然后集中整理。从“收集”到“搜集”,难度有所提高。

2.自主阅读书上图表,了解搜集资料的三种方法。

3.思考: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查找图书,获得的资料全面、权威;网络搜索,方便快捷;请教别人,能够交流互动,打开思路。三种方法特点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4.以“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方法搜集资料。

①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实地教学。

②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查找图书”的渠道时,注意寻找相应类别的书籍,根据书名、目录等信息快速判断;“网络搜索”时,注意关键词搜索要准确,要通过检索条目判断。

③交流: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④实地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搜集资料方法的学习,主要是操作。通过回顾旧知、图表告知、实地尝试,让学生了解搜集资料的流程,体会到每种搜集方法的优、缺点,找到应对方案,从而提高搜集资料的效率。)

板块三    展示、交流

一、回顾与分享,激发兴趣

这段时间,围绕“汉字真有趣”的主题,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资料,开展了不少活动。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吧。

二、小组汇报展示

1.小组展示“猜字谜活动”。

(1)出示七则谜语: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

水上人家。

乍眼看去见三兄,实则力气大无穷。

有草花将开,有水可洗澡。有脚飞快走,有火打敌人。

平地盖起三层楼。

千言万语。

屋里养了一头小猪。

(2)全班同学猜谜。

(3)小组评判,并向同学介绍猜谜的方法。

七则谜语的谜底分别是:明、沪、众、包、且、够、家。其中,前面四则都能根据汉字的形和义运用部件相加法猜出来。第五则想象长横是“平地”,“且”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座在平地上盖起的三层楼,运用象形法可以猜中。“千言万语”就是话多,话就是“句”,句多,就是“够”,这是意会法。最后一则也是运用部件相加法猜中。

(4)总结:字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一个字,可以编制不同的谜面,同时字谜中还大有学问,例如“家”字,字形是房里有猪,古人以繁殖力强的猪象征人丁兴旺,许多谜面就表示了汉字的意思或来历。

2.小组汇报“有趣的古诗”。

(1)出示: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