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作者: 李霞 彭冬平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2.能综合运用浏览、细读、圈画关键词句、图文对照、搜集资料等阅读方法提取整合信息,完成“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和“游览时给家人作讲解”的任务。
3.能和同学交流分享“完成任务时,我是怎么读的”阅读路径。
4.能在有目的地阅读过程中感知古代建筑艺术的宏大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篇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从这两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
2.学生反馈,回顾总结“有目的地阅读”的阅读路径。(梳理阅读思维路径图)
3.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很多家庭都想在假期出游,如果去北京,故宫博物院会是很多家庭的选择。趁着这个假期,和你的家人一起走进北京,走进故宫博物院,开启古文化艺术之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开课伊始,带领学生回顾前两课习得的“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强化其对阅读方法的认识与掌握,同时,创设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课运用方法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1.明确任务。
为了这次出游顺利,我们得先做做旅游攻略,为出游做准备。
出示课文导语中的两个任务,指名读。(板书:规划路线图、模拟作讲解。)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2.分解任务。
交流:完成任务一需要知道的关键要素。
预设:(1)故宫博物院景点及方位。
(2) 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规定。
(3)家人的需求。
交流:完成任务二需要知道的关键要素。
预设:(1)景点的详细介绍。
(2) 景点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在“国庆出游”这一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顺势提出为出游做准备,提出两个任务,这样就把任务、文本与生活体验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调动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将任务进行了适当的分解,降低了完成任务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找到相应的阅读方法。)
三、选读材料,完成任务
1.走入课文,选择材料。
(1)整体感知:任务明确了,让我们带着任务走入课文中吧!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与以往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呢?
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交流反馈,相机梳理:
(2)选择材料:课文由四则材料构成,多形式、多角度介绍故宫,让读者对故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那么,要完成两个任务,你觉得应该重点阅读哪些材料呢?标注在课文导语的任务后面。(板书)
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材料一、三、四)
②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材料一、二)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阅读的干扰。)
2.运用方法,完成任务。
(1)同学们,一个是规划路线,一个是介绍景点,你会怎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任务呢?
出示自主阅读提示:①读一读:利用相关阅读材料为家人规划路线图或模拟介绍景点,完成在学习单或平面示意图上。②想一想:完成任务时,我选用了哪些阅读方法,我是怎么读的?
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任务。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阅读材料完成任务的,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抽生展示汇报,生生互评,师相机指导、板书。
任务一:规划路线图
①细读材料三,圈画参观规定的关键信息:自南向北单向参观,午门入,神武门出。
②细读材料一,圈画景点、方位、路线等关键信息,结合圈画的关键信息和家人需求规划路线图,再利用材料四的平面示意图检查路线图。(师相机梳理)
③图文对照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一,一边读文了解景点,一边看图确定位置,再结合家人的需求,在平面示意图中快速规划路线。
④查找资料,关注最新信息:材料三和材料四下方明确提示这两则材料都是2016年的信息,这些信息现在会不会有变化呢?这就需要我们查找资料,关注最新信息,让参观路线更科学。
任务二:模拟作讲解
在游览的过程中,你又会为家人介绍哪些景点呢?为了作讲解,你又是怎么阅读的,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呢?(生介绍景点及阅读路径)
预设:
①介绍太和殿。
跳读细读:材料一中的第4~9自然段详细介绍太和殿这一景点,阅读时,跳过材料一的其他自然段,仅细读第4~9自然段,圈画太和殿位置、大小、特色、用途等关键词句。
组合阅读:细读材料二,了解太和门的修复故事。综合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将提取到的信息概括转化成自己的话语,像小导游一样一边引导家人观看,一边细致讲解景点。
②介绍其他景点。
选读与景点有关的内容,发现课文中对景点的介绍十分简单,需要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完成任务。
③听完他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呢?(故宫博物院的恢宏、壮观、精美深深吸引着我们,真想马上走进故宫,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设计意图:策略单元的学习,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课堂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自主阅读中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任务,在反复练习中明白针对不同目的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在合作交流中巩固强化方法和目的之间的联系,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读,将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实践运用相勾连,觉察到自己阅读的路径,实现思维的拓展。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古代建筑的恢宏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方法,迁移内化
1.回扣板书,总结方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明确任务之后,根据任务选择了合适的材料,通过浏览、细读、跳读、对比读、组合读等多种方法,准确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最终完成任务,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有目的地阅读过程,这样的阅读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阅读更高效。
2.延伸任务,迁移读法。
(1)提供阅读材料:为了顺利地与家人进行“故宫一日游”,你还想阅读哪些补充材料呢?
生交流反馈,师提供资源包:
(2)延伸阅读任务:故宫在向我们招手,课后请大家带着“优化路线图和讲解内容”的任务,继续阅读补充材料,让故宫之行更愉快更美好!
(设计意图:只有将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反复练习,才能转化为能力。本环节布置延伸阅读,完成“优化路线图和讲解内容”任务,可使学生在同质化情境中,迁移运用方法,内化方法,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开州区汉丰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