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赋能深度学习:数据驱动与个性化路径的融合
作者: 夏峰平
[摘 要]数字化转型是手段,深度学习是目的,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归宿。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经过实践,探索出深度学习的校本模式,其逻辑线索是:通过内容理解,为深度学习奠定根基;通过智能诊断,精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精定目标,实现精准教学;通过深化过程,由精准向深入转变;通过多元评价,了解深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深度学习;精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06-0028-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促进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作用愈加凸显。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通常依赖于教师的直觉和经验,而现代教育借助数字化技术,能够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化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持,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与分析,从而大大提升了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在这种背景下,数据驱动与个性化路径的融合逐渐成为教育创新的关键。这一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灵活且动态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习数据的持续追踪与分析,教师可以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数据驱动与个性化路径的融合不仅代表了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还为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支持。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
为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笔者以校本自主建设的智能系统为依托,探索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深度学习,提出了“五步精深”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其逻辑线索是:通过理解内容,为深度学习奠定根基;通过智能诊断,精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精定目标,实现精准教学;通过深化过程,由精准向深入转变;通过多元评价,了解深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五步精深”教学模式由内容理解、智能诊断、精定目标、深化过程和多元评价五步构成,倡导理解为先、以学定教,实现精准和深度教与学的目标。
<H:\中学教学参考\中学教学参考2025年第2月(综合科下旬)\1.tif>
图1 “五步精深”教学模式
一是内容理解。只有深入理解内容,深度学习才有根基。同时,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有利于在海量的资源中精准选择重要的、核心的内容进行深度学习。
二是智能诊断。“以测辅学”是精准教学的核心机制,通过无感收集、全过程累积、智能化分析学习过程的伴随性数据,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选择。
三是精定目标。根据智能诊断的结果,明确需要讲解的问题,以精确制订教学目标,做到精准教学。
四是深化过程。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深度学习的特征来组织教学。
五是多元评价。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多元评价是基于大数据的、实时的、全方位的精准评价,为教师的精准干预提供方向指南,助推学生真正实现精准、深度以及个性化的学习。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度学习的操作流程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可秉持“数字化转型是手段,深度学习是目的,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归宿”的设计理念,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深度学习内容:理解课程内容,精选智能诊断对象
通过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梳理核心问题,在海量的资源中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检测、分析,并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本阶段操作指南如表1所示。
理解课程内容。深度学习是理解性学习,而理解内容是落实深度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内容,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如果连学习的内容都理解不到位,那么研究其他问题就会缺乏基础。通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同行交流等,组织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精研教材,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梳理核心问题。深度学习要在关键问题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智能诊断的题目要精挑细选,在组建学习题库、布置作业、命制检测卷时,应做到其中85%以上的问题都源于核心内容。
(二)深度学习路线:智能诊断—精准教学—深度学习
“以测辅学”是精准教学的核心机制,通过无感收集、全过程累积、智能化分析学习过程的伴随性数据,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即时反馈、诊断和改进。
1.从智能诊断到精准教学
教师在网上阅卷后,依托校本智慧系统可进行教学诊断,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具体操作流程为:收集数据—深入分析—精准诊断。
收集数据:编辑校本作业、组建校本题库。作业、考试实行线上批阅,学生答题后该题的得分率也是题库的一部分。
深入分析: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园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做深入分析。
精准诊断:一是学生个性化诊断与反馈,二是班级整体的诊断与反馈。教师可针对诊断结果确定面向全班讲解的问题,以及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及其问题。
根据诊断结果,从三个方面实现精准教学。
确定需要集体讲解的题:根据班级得分率,比如某次作业中甲题的得分率为92%,则此题不需要进行集体讲解;而乙题的得分率为61%,则该题需要进行集体讲解。
确定讲解的方式和内容:比如丙题为选择题,正确答案为A,需要分析选项A为什么正确;而选项D无人选,则选项D不必分析。
确定需要关注的对象:讲解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比如分析选项B选项为什么是错误选项时,就要特别关注选了B选项的学生。
2.从精准教学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方式。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2]。
根据智能诊断的结果,能够知道哪些题需要讲解,以此进行精准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仅仅给出正确答案而不进行深层次教学,那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的教学流程应为:展示问题—分析错因—提供正解—变式拓展—迁移提升。
展示问题:设置情境,展示智能诊断得出的问题。
分析错因:选取典型错误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纠错。
提供正解:在理解题意以及分析错解的基础上,展示正确的思路与解题方法。解答题还需要展示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
变式拓展:给出变式练习,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并对相应知识点进行正向强化。这是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迁移提升:这是深度学习的需要。深度学习以实现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为目标。
(三)深度学习的评价:基于素养,构建动态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深度学习评价,应以培养素养为目的,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具体见表3。
教师不应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根据大数据的数字画像,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指导。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评价是全方位的,有整体轮廓画像,比如“五育”画像;也有精细画像,比如学生某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实践案例
“五步精深”教学模式获得了本校教师及其他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论述。
[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度学习
第一环节:内容理解。
理解课标: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确定核心:从政治上认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论断,阐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跟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编制试题:试题的编制需要着眼于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能够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试题略)
第二环节:智能诊断。
将学生的试卷扫描入库后,教师在网上阅卷,通过分析学情实现精准教学。下面以A班为例,说明教师是如何利用智慧校园系统进行分析诊断的。
整体分析:年级平均分为78分(满分100分),A班平均分为79分,与年级平均分基本持平,优秀率、及格率也同年级的优秀率、及格率基本持平。诊断结论:从整体看,A班的教与学不存在明显的问题。
试卷分析:从每题的各班得分情况看,A班第7、9、11、12题得分较低,其中第7、12题得分明显低于年级平均分。诊断结论:需重点讲评的题目是第7、9、11、12题。
成绩单:分析每个学生的得分以及相应学生的班级、年级排名。诊断结论: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名单略)。
试卷讲解:以需要讲解的第7题为例。A班该题得分率为61.4%。正确答案为A,有27人选择正确,有9人选B(下拉菜单可以看到具体的学生名字),有7人选C,有1人选D。诊断结论:讲解时要分析选项A为什么正确,还要分析为什么选项B、C是错的,选项D不分析(因为仅1人选错,不具备代表性,可课后单独辅导)。
另外,试题讲解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比如,分析选项B为什么是错误选项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选了B选项的学生。
第三环节:精定目标。
根据诊断结论可知,本节课需重点讲解的题目为第7、9、11、12题,根据这几题考查的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确定教学难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理解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学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与“不变”的关系,认同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与自信。
科学精神方面:通过学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辩证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系。
公共参与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理解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难点:全面理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第四环节:深化过程。
下面以第7题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第7题: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绝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绝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绝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为此需要( )
①一以贯之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④一以贯之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