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中团辅式主题班会模式构建
作者: 吴兴宝
[摘 要]传统式主题班会通常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存在互动性不足、学生兴趣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相比之下,团辅式主题班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团队合作、情景模拟、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文章以“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主题班会为例,阐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中团辅式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及模式构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辅式主题班会;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5-0082-04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下主题班会仍然以传统式主题班会为主,占88.1%,有80.7%的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效果不太满意,仅有11.6%的学生对主题班会充满期待。因此,教师需要对主题班会加以改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增强主题班会的吸引力,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4%的学生对团辅式主题班会充满期待。
一、积极心理学与团辅式主题班会
(一)概念阐释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主要研究人类的优点、美德和幸福感,并提倡构建PERMA模型。团辅式主题班会将学生作为班会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辅式主题班会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团体合作、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团体辅导,何瑾、樊富珉利用积极心理学团辅提升贫困生的自尊水平,白燕萍运用积极心理学团辅降低中职生的自卑水平,黄文倩、张蓉等运用积极心理学团辅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候丹通过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斯上雯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积极心理学干预可以预防小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提高辅导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其抑郁。
综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能提升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高中阶段的相关研究甚少。下面以“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主题班会为例,对“三环五步”团辅式主题班会模式进行分析。
二、班会背景
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即将步入高等学校,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学生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在长期努力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深感疲惫、迷茫和无助,缺乏奋斗激情和拼搏精神。“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主题班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为契机,对高三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其拼搏向上、奋发有为。
三、班会目的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2.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激励学生拼搏向上、奋发有为。
四、班会准备
1.将学生随机分成三个小组,提前布置相关学习任务。
2.准备朗诵词、相关视频及图片,制作PPT。
五、班会实施过程
“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过程见表1。
表1 “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主题班会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主题 [教师导语]同学们好,刚刚结束的国庆七天长假对许多同学来说是愉快温馨的假期,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今天离高考仅有239天,让我们在此用特别的方式,礼赞祖国、表白祖国、祝福祖国。
[学生讨论]祖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教师提问]祖国哪些方面值得礼赞?强国有我吗?
[幻灯片展示]美国“实体清单”、孟晚舟回国图片及她在机场演讲的内容。
[教师小结]美国为了打压我国的科技企业,制造了孟晚舟事件。经过1028天的日夜徘徊、万语难言、山重水复,孟晚舟平安归来,这是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带给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底气与自信。 学生思考,畅谈自己对祖国的理解。
第1小组代表讲述贸易摩擦、芯片“卡脖子”事件。
让学生学会参与、分享、聆听,感受拼搏和奋斗的力量,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
认识主题 [教师导语]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成果。浩瀚星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光芒;协同互助,每颗螺丝钉都有自己的作用。我们第2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开展了“小人物,大故事”访谈活动,通过访谈身边的人物,感受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故事。
[小组汇报]第2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访谈成果。
[播放视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教师小结]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都立足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爱国,这是一个多么庄重的词语,革命年代,爱国体现为保家卫国、奋勇向前,甚至奉献自己生命;和平年代,不用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爱国可以体现为爱岗敬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为祖国奉献。坚守平凡岗位也是爱国。 第2小组学生做“小人物,大故事”访谈活动汇报。
小组代表在分享的同时,全班同学聆听、感悟、共鸣。 通过访谈身边的人物,感受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这一环节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体验主题
[教师导语]假期第3小组的同学为语文课本中提到的先秦诸子百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典礼,并亲手为自己最喜爱的诸子贤士写下颁奖词,赞颂先贤哲思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小组汇报]下面请第3小组代表展示诸子贤士颁奖典礼。
[播放视频]钟南山的抗疫视频。
[教师小结]中国先民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钟南山院士自从医以来,始终致力于治病救人,新冠疫情汹汹来袭,他出现在抗疫情的第一线,为祖国、人民扛起千钧重担。 第3小组代表作总结分享。
随后全体学生观看钟南山的抗疫视频。 通过诸子贤士颁奖典礼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播放钟南山的抗疫视频,让学生明白在国家危难之际要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这一环节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利于下一环节的开展。 深化主题
[小组比拼]请全体同学结合实际,谈谈作为高三学子该如何爱国。小组代表作分享。
[小组讨论]作为新时代的高三学生,该如何爱国?
1.疫情时有发生,做好个人防护。
2.作为一名高三学子,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高考备考,要做到坚持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忘却暂时的苦和累,拼搏最后239天。
3.现恰逢空军招飞报名时间,不少同学纷纷报名,立志从军,报效祖国。
4.同学们纷纷确定了阶段性目标和高考目标,力争考入理想大学,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社会,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小结]未来239天,我该怎么做?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欣慰地找到了答案,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奋斗正青春,吾辈当自强! 三个小组代表纷纷上台汇报,谈爱国行动。其他学生聆听、共鸣、感悟、生成。 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以实际行动礼赞祖国、祝福祖国。
这一环节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升华主题
[播放视频]《我和我的祖国》。
[全班朗诵]《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生于盛世,见证百年。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不经战乱,不缺衣食。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目光所至皆华夏,五星闪耀皆信仰。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教师小结]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祖国。祖国有需要,我便努力建设,让祖国变得更美好。在离高考仅有239天之际,让我们携手共进、拼搏向上、奋发有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全体学生起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最后全班朗诵《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 通过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强化学生与祖国的联系。通过朗诵《礼赞祖国 强国有我》,抒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六、班会设计原则
上述案例遵循了六大原则。一是积极导向原则,班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潜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二是个体差异原则,班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三是参与互动原则,班会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四是实践体验原则,班会应注重实践体验,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合唱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五是情感关怀原则,班会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六是持续反馈原则,班会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反应和班会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班会的内容和方式。
七、班会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案例,结合以上设计原则,笔者构建了“三环五步”团辅式主题班会模式。其中的“三环”指“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五步”指导入主题、认识主题、体验主题、深化主题和升华主题。
(一)解决“是什么”的认知问题
1.导入主题。在这个环节中,班会主持人会通过一些引导性问题或活动,让学生对班会的主题有初步的了解。通过随机分组,营造热烈的班会氛围,让学生在之后的团体合作环节更放松。案例中,第1小组代表讲述贸易摩擦、芯片“卡脖子”事件,分析科技强国的意义,阐述拼搏高考的人生意义。
2.认识主题。在这个环节中,班会主持人通过案例分析或故事分享,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主题。案例中,通过“小人物,大故事”访谈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通过导入主题和认识主题这两个步骤,解决“是什么”的认知问题。本案例通过上述两个步骤,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爱国”这一认知问题。
(二)解决“为什么”的根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