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李兴 龙俊勇

[摘 要]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和在新教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结合“大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进行的新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文章主要论述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背景,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方法,以及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接语文核心素养,能为新时代的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螺旋式“五环一体”;作文教学;初中语文;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9-0004-03

为了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新课标关于“作文”方面的整体工作要求、教学建议,现结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运用,进行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背景

结合“大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大体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各种类型的写作题材散见于教材的各个单元。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基本上只有教学目标和写作要求,缺乏具体的教学指导。

以新课标中“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为依托,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笔者顺应作文教学的新形势,认真探索,取长补短,通过教学实践创建了别具一格的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五环”是指确立“靶心”速审题,明确主旨深立意,发散思维巧选材,点拨技巧妙成文,评价作品琢“璞玉”。“五环”合为一体,综合使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感性,凸显螺旋式上升的状态。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是笔者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归纳、提炼、完善、升华、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陷入了盲目、低效的泥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教学的技巧使用,忽略了学生的认识建构问题。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写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题不深,思考浅表;二是立意不深,格调低俗;三是选材陈旧,远离生活,积累浅薄;四是技巧平庸,平淡无奇。

三、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确立“靶心”速审题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更是成功写作的关键一步。审题准确无误,所写文章切合题意,则得高分有望;审题错误,下笔背离题意,则满盘皆输。因此,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审题并不夸张。审题要努力做到“瞄准靶心,命中十环”,即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先做一番分析与探究,仔细审读、揣摩命题者所给出的写作素材(文段、插图等)、作文提示等,以瞄准关键词,解读题意。

(二)明确主旨深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核心意义,即主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作家的内心思想、感情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立意时要关注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论点正确”,做到发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二是要明确。要把握文章主题,中心突出。三是要新颖。必须要鲜明、有个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及其对人精神面貌的影响等。四是要深刻。点明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并能给人启示。提炼核心法是写素材作文时常用到的且最稳妥的立意方式。素材作文要正确地提炼出素材的核心,并将之作为作文主题,这样必定能使所写内容既切题又有内涵。因此,素材作文的写作可积极运用这个方式进行立意。命题作文的写作,可由题目的关键词明确中心主旨,深入挖掘题目立意,力求做到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大气。

(三)发散思维巧选材

在学生能够明确立意的基础上,通过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逐步使他们冲破传统思维定式,转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联想、想象、猜测、推理等方法拓展新思维,如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进行拓展后,再细化到人、事、物、景等层面进行拓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拓展思维后,选材的范围就更大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在众多材料中选出最有感触、最出彩的进行相关作文的写作。

在选材时可关注以下方面。一是求异选材。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是直接的、正面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尽可能选择角度不同的材料。二是逆向选材。逆向思考是平时所谓的“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练习,探索选材的新意与创意,使学生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文章。三是变通选材。变通也是思维发散的重要特征。“走不了直径,曲径也通幽”就是说通过变通方法,也能实现目标。在进行作文选材时,若走直径可能会较为直白平淡,不利于表达主题,而走曲径则可能给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其在进行作文选材时视野更加宽广。这有利于突破部分学生作文虚、假、空的弊端,使学生作文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四)点拨技巧妙成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打牢作文基础阶段,遵循“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再进行循环训练,最后逐渐上升为“滚雪球”式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积累基本的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这样的做法环环相扣、灵活实用、可操作性强。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读书体会、生活阅历、写作基础等进行写作,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就在身边,进而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能力。这样的做法适宜初中各个阶段的作文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写作训练点、切入点可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需要有所取舍。中考作文分数占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因此,对于写作,任何人都马虎不得。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给学生传授相应的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学生要合理应用教师传授的方法技巧完成写作。为了使学生的写作出新、出彩,用别出心裁的构思、清新飘逸的文风等征服读者,教师可传授以下方法技巧。

第一招,开门见山,有效点题。作文命题经多人分析揣摩、精雕细刻而成。而评分标准通常也是命题人经过深入研究、广泛探索、认真分析之后确定的。学生应认真审题,揣摩题意,在作文时做到有的放矢,投读者所好。近年来命题者越来越注重降低门槛,强调审题无障碍,但学生在写作前仍然要参透题目的具体内涵,在落笔之时应有点题意识,尽量开门见山,以免读者看半天不知所云;且在收尾之时,要呼应点题。总之,恰当有效的点题,能让人感觉到作文内容是围绕着题目写的,从而力避离题的嫌疑。

第二招,人无我有,独具匠心。首先,选择事例时应考虑“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被无数学生写进作文中,有些故事甚至被进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删改,这样的内容无法感动读者;名人事件被大量重复举例也会引起读者的文化审美疲劳。试想,学生一落笔就是李白、苏轼、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等的故事,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这些故事的震撼度与感染度?其次,在写作叙述类文章时,可用清淡朴实的文字展现与自己或身边普通人有关的日常小事,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琐事中见真情。生活百态,多姿多彩,写作素材源于生活,所选素材应注重抒发真情实感,展现内心世界。学生要让生动的故事、活跃的思维,以及个性化的见解、睿智的观点、独特的思路,灵活地进入作文中。最后,重视生活化和真情实感。在同质化的作文中,独具匠心、情感真挚、风格迥异、角度独特的文章定会脱颖而出。

第三招,引文精当,一石三鸟。在写作时引用名人名言、名诗警句等,不但能够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彰显作者自身的思维,并展示其认识角度。适当引述能引人入胜,深化作品的内涵。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积累总结,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名言警句等信手拈来。

(五)评价作品琢“璞玉”

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多元化,可以从立意、表达、构思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师应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方互动的评价氛围,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一是通过互相换读,协商修改。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换读作文,让他们互相参考,彼此借鉴,共同探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进行修改完善。二是个别交谈,当面评改。教师当面评价学生的作文并指导学生修改。评价以激励表扬为主,并注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吸取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完成二次写作或升格写作。三是提供展示机会。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以获得成就感,提升写作的自信心;将学生作文中写得精彩的句子与段落等,誊抄在“学习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给校刊、报社投稿。

四、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语文写作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重视本身的教,还重视学生的学,让学生收获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表达新体系,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遵循语文写作教学的规律,突破了语文教材的束缚。在探究确立“靶心”速审题、明确主旨深立意、发散思维巧选材、点拨技巧妙成文、评价作品琢“璞玉”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具有环环相扣、灵活实用、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契合初中各个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笔者所在学校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赞赏。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缓解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拓展作文教学活动空间,为作文教学带来活力,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写作能力的培养应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高了写作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秉承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前,教师的引导在后”的理念,使学中有教、教中有学,实现了学与教的辩证统一。通过研讨等方式,形成平等、互促、共赢的全新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可以丰富感受,积累材料,从“学写”向“会写”发展,在熟练掌握写作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基础上,实现写作能力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接语文核心素养,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普及高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书写等语文综合能力,为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与全面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当然,螺旋式“五环一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素养,潜心探寻、钻研与实践作文教学新途径,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写作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谢慧云.统编教材习作例文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1(18):43-47.

[3]  郝玲君.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课堂策略和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64.

[4]  魏小娜.评价即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作文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0(5):35-4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