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方玉娟[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如果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巧妙地进行整合,就可以实现以读促写。以读促写有利于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量的阅读不一定能直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文章围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9-0038-03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对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其英语学习水平,这也是检测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初中英语教师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平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发现两种现象:一是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阅读技巧和文本结构的分析;二是部分教师将教材中Unit 2的课型当作唯一的阅读课,他们只在课堂中关注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唯一目标,没有将阅读文本当成学生写作的样本。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缺乏整体上的考虑,只是对阅读文本的语法和词汇进行重点分析,忽略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容易缺乏写作意识,对写作会产生畏难情绪,这会使他们的写作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其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以读促写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概述
英语课中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英语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通过泛读、精读、研读等方法充分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布局和作者的思想脉络,为写作提供借鉴。教师有选择地讲解写作知识,巧妙地寻找读写契合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能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达到读写两种能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以读促写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可见,采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以读促写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读写兴趣和习惯,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读促写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教学读与写分割的局面,能提升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三、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究
(一)立足课堂文本阅读,读后仿写
读后仿写,即学生按照读所文章的格式进行模仿写作。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照所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精彩片段等进行写作,这对读、写都有促进作用 。对于初学者或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仿写既可以让他们觉得有章可循,又可以让他们发散思维,还可以让他们掌握许多有用的写作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为他们今后写作的构思提供素材,从而打下更加扎实的写作基础。例如,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5 Lao She Teahouse Unit 2“It describes the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的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内容关于老舍和老舍茶馆,介绍作家老舍、老舍茶馆以及话剧《茶馆》等相关内容,笔者借此让学生了解老舍这类在中国文坛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及京剧、话剧等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开阔文化视野并增强文化自信。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老舍《茶馆》的范文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戏剧或电影的短文。根据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笔者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 个部 分 , 分 别 是 导 入 (Lead-in)、 写前 活 动 (Pre-writing)、写中活动(While-writing)及写后活动 (Post-writing)。
第一,导入(Lead-in)。
Enjoy the ending of film Teahouse and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让学生观看电影《茶馆》的结局,进一步了解故事《茶馆》的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一步《茶馆》故事的复述埋下伏笔。
第二, 写 前 活 动(Pre-writing)。
将小短文挖空后让学生复述课文,Teahouse is one of Lao She’s most famous plays. The story of Teahouse takes place in____(where)______(when). It’s the story of_____(who) and it describes____ (what)...It____(comment评论) so I think it is very good.让学生根据小短文复述课文。由于这是一篇写戏剧的记叙文,笔者让学生把戏剧的发生地点、时间、人物内容和评论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整理出复述戏剧故事的基本思路,为学生搭好写作的框架,降低复述难度,并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做好要点铺垫。然后,笔者布置学生观看电影《花木兰》,并“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film”,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讨论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经过 。
第三,写中活动(While-writing)。
按照文章结构从文章的开头引入句子,如介绍电影名称Toda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a film named...;介绍电影发生的地点、时间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介绍人物 It’s the story of...;介绍事件It describes...;介绍结尾评论的句子It shows/tells people...so I think...,接着给出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仿照范文把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写出来。
Toda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a film named____(name).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____(where)____(when). It’s the story of____(who) . It describes____(what)...
It shows/tells people____(comment) so I think____.
第四,写后活动(Post-writing)。
仿写完后将学生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并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进步,也能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迁移创新。
笔者认为,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能让学生了解文本的主题、结构布局,关注语言点,如词汇的运用、句式的灵活变化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写作的熟练程度。
(二)立足课堂文本阅读,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的最精彩之处是“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式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故事、对话、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续写,可以就故事的某一环节进行续写,也可以就故事的结尾进行创造性改编或续写。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7 A famous story 阅读课Unit 2 “She was thinking about her cat.”为例,本模块的主题属于“人与社会”,其相关核心素养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西方经典童话故事,了解西方文化。这篇故事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比较经典的一段情节,讲述了爱丽丝和她的姐姐坐在河边,突然有一只会说话并且从口袋拿出手表来看时间的兔子跑过她旁边。爱丽丝跟着这只奇怪的兔子跑过田地,掉进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洞里,最后落在了一些干叶子上。这个故事栩栩如生、引人遐想,学生很想了解爱丽丝掉进洞里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写作,以“Imagine(想象): What amazing things will happen to Alice next?”为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爱丽丝掉进洞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开头如下:爱丽丝发现一把钥匙放在桌上,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小门……
教师先对本单元进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续写童话故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但他们对本单元的过去进行时掌握得不够好,并且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故事的要点来写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写作前给学生搭建平台,设计教学过程。可将本单元续写教学过程设计为四 个 部 分 , 分 别 是 导 入 (Lead-in)、 写 前 活 动 (Pre-writing)、写中活动(While-writing)、写后活动 (Post-writing)。
第一,导入(Lead-in)。
Free talk (自由谈论):Do you like stories? Do you like writing stories?
给学生创设情境:学校八年级英语组打算举办关于续写《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比赛,比一比谁续写的故事富有想象力,续写比赛分数为前10名的学生有机会将续写的故事展示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这类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写前活动(Pre-writing)。
学生根据文章图片推测和复述发生的故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Who was in the story?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What happened first? Then? Finally?
教师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为下面的写作任务做好要点和框架的铺垫。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描写爱丽丝经历的四个要素的相关句子并画出来(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如作者把“...what is a book for... without pictures or conversations?”(……没有插图也没有对话的书有什么用?)“Oh dear! Oh dear!I’ll be late!”(天啊!天啊!我要迟到了。)“She saw it go down a large rabbit hole in the ground.”(她看到它往下钻进一个埋在地下的大兔子洞里。)“She found that she was falling down a very, very deep hole.”(她发现她掉进一个很深很深的洞里。)作者把爱丽丝的经历写得淋漓尽致,画面似乎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第三,写中活动(While-reading)。
根据前面所给的提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想想爱丽丝接下来会做什么,提醒学生按照所学的记叙文的四要素对故事进行续写。他们可能会这么写:
1. “It was too dark here” she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