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全区统考下初中语文学科中考复习策略
作者: 文月川
[摘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提升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回授、检测、巩固及已有能力的提高,具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缺乏新鲜感等特点。要做好语文学科中考复习并不容易,要有正确的理念引导,还要有良好的复习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中考复习事半功倍,收到显著效果。2023年全区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语文中考复习指导老师要仔细研究语文学科命题标准;认真分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样卷;精策计划,力求复习有条不紊;引导学生重抓变点、突破难点;精挑试题,做好强化提质训练,指导学生较短时间内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复习、决战中考。
[关键词] 新中考;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3-0001-0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1]等文件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为提高命题质量发挥考试评价正确导向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全区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面临试题改革,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指导学生语文学科中考总复习,有效应对新中考,成了棘手问题。2023年亲自挂帅指导语文中考复习,探究新中考下初中语文学科复习策略。
一、认真研读语文学科中考考纲,准确把握命题导向
做好九年级语文中考指导复习,力求百战不殆,必须认真研究文件中命题准则,总体标准,2023-2024年依据《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命题,从2025年起,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命题,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多元的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3][4]。复习时加入新课标理念,细研广西统一中考命题与2023年前各市命题区别,2023年前各市教研室自己组织命题,结合本市教育特点、本市学情研究出题,尽量让中考题型与高考题型接轨,让学生会做题做完题。全区统一命题,兼顾毕业和升学的不同功能定位,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结合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考查学生已有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思维、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仔细分析学业水平统考语文参考样卷,做到语文中考复习心中有数。语文中考指导老师,如大海中航行的舵手,引导学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复习、梳理、归纳相关知识。指导老师对试题样卷板块结构、题型结构、难度比例仔细分析,找出差异,每节课复习才能有的放矢。
(一)板块结构:
百色市以往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样卷与新中考语文样卷一样,四大块组成:积累、阅读、综合、写作,大方向一致。不同的是:1.积累考察内容添新、范围更广。新中考不考句子排列而考对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古诗文默写考查扩大范围,由只默写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句子变成背诵古诗文、现代文中句子及作者、文章题目等相关内容。2.阅读考查题型更新。新中考考查内容更紧扣对文章内容、文章写法、学生读后收获等。3.综合考查题量大,难度深。本市出题样卷综合部分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应用文、表格分析等归纳、总结,名著考查单一,名著作者、篇目及简单的人物形象等分析,学生失分不多;新中考综合题容纳综合性实践、名著,小议论文写作,综合性实践考查内容与名著内容紧密联系,名著考查综合性大、范围广。如:谈体会。在读书会上,你将围绕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发言,谈体会、说启迪。说计划。在读书会上,分享了“初中经典名著分类复习计划”,所分享的计划表(如下)中,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
初中经典名著分类复习计划表
月份 分类 经典名著 阅读关注重点
1月 纪实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性,理想信念、
爱国情怀
2月 科普作品 《昆虫记》 ①
3月 散文、诗歌 《朝花夕拾》《傅雷家书》
②《 》 语言的独特性,启迪人生
4月
③ 《西游记》《水浒传》
《儒林外史》《骆驼祥子》 人物、情节、
中华人文精神
5月 外国小说 《海底两万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叙事角度,文化内涵
(二)题型结构。
新中考语文样卷客观题与主观题各占25%、75%,如选择题由原来14题28分变为6题12分。主观题容量变大,学生做题不仅速度要快,准确率要高,才能在语文学科考试中获得高分。新课程标准下,新中考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能力。
三、精策计划,力求复习过程有条不紊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差异性,知识碎细,考察广泛,复习安排既要条理清晰,掌控复习进度,又要把握复习重难点,只有做到心中有计划,心中有法,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复习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南,结合学生实际、立足教材,精选复习方法,全面系统的提升学生语文答题技能和综合素养。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是语文中考复习获得高分的秘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前提,中考复习老师要引导学生查一查该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否过关,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否成网成树。语文中考复习首先做好、做实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分册复习,初中语文共六册,根据学情,安排复习顺序和进度,九年级课程内容刚刚学过,马上进入复习巩固,效率更高,及时引导学生补缺补漏,进一步弄清模糊不清的知识;七年级知识简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在老师引导、指点的下巩固七年级语文知识;八年级知识较多,难度稍大,老师引着学生,步步落实。分册复习,夯实本册基础知识,精通、识记本册生字生词、古诗文、综合性、名著、语法等相关知识。
(二)专题逐项过关,重点突破。依据初中语文科能力点及新中考样卷中的考点,结
合语文学科特点及样卷中的题型,整合专题知识和能力结构,细化分类,做好专题复习。初中语文共九册,专题分类如下:
1.古诗文复习,精通文本 ,紧扣考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民间文化和文学的繁荣,古诗文复习要做到能理解、能识记、会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其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3],继承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是对古代文学艺术的传承。通过系统疏通古诗词脉络,学生在理解中提升古诗词阅读能力。古诗词考查内容分两块:默写、鉴赏。默写包括古诗词作者、题目及句子;鉴赏考内容理解、词句品析、体会感情、技巧鉴赏、语言风格等。复习时指导学生细化古诗词内容,按不同的标准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复习,从古诗词写作时代背景、词句意思、主题思想、名句的赏析等方面引导学生精通文本,掌握每一首古诗词的内容。
如:指导学生名句赏析从几点入手:
其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鉴赏文言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新中考文言文除了考察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翻译,更多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与简单的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文言文复习,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备考策略一:精通掌握课内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学生自主完成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复习,老师通过练习、考题检查补缺补漏,在点评试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文章主旨进行反复梳理、点拨。备考策略二:对接课外迁移练,选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等简单的课外文言文与其进行比较阅读并设计与新中考类似的题型,做题中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提升考试做题的能力。复习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按主题把初中文言文具体分为五大类,逐类指导学生复习。如:借景抒情类文章有《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三峡》《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中考复习: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学生自主复习识记;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归纳主旨情感:《答谢中书书》《三峡》热爱自然,《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表达贬谪之情,《桃花源记》归隐之思,《湖心亭看雪》亡国之悲;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这类文章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等;《醉翁亭记》强化习题一:文章《醉翁亭记》是山水游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秀丽的环境及宴游之乐的场景,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抒发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它的写作特色。习题二:结合文章《醉翁亭记》《吿诸子及弟侄》(节选)简要分析欧阳修和范仲淹心中的“乐”有何异同?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人好事,以光祖宗。——(节选自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5]
2.现代文复习,紧扣课标,触类旁通。
2022年版课标规定现代文课程目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诵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现代文复习主要指导学生掌握文体有关知识点,掌握问题答题方法,规范现代文答题格式,提高现代文得分率。 复习现代文每个知识点都按三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回顾、梳理相关的知识要素,如概括文章主要情节,先回顾记叙文的六要素,再与学生一起探究概括情节的公式:谁+干什么+结果怎样。其此:选课外篇幅较短的记叙文,让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对文章主要情节进行概括,展、评学生答案,规范学生答题格式。最后:选课外两篇文章,难易程度不同,设计题目,印成答卷,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自选完成,及时批改、评讲,针对学生做题情况,更新教学教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高质量、规范化完成此类题目。现代文阅读复习分两类进行:
3.整本书阅读名著,梳理故事情节,再现人物形象。
经典名著是文学艺术瑰宝。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构建阅读整本书的体验,感受经典名著艺术魅力,拓宽学生阅读领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经典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以来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有别于文学常识,名家名篇阅读。[4]以往中考语文名著试题与新中考文学名著试题同中有异,新中考名著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状态,结合综合性实践题感悟名著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给自己的警示和深远影响。初中名著共有12篇,复习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经典名著是时代与作者经历的成果,复习经典名著让学生了解经典创作的时代背景,走进作品生活的年代,认真揣摩作者心境、志向、理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名著中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情节,并学会用思维导图对每篇名著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写出感悟,提升中考名著考题的得分率。学生梳理《朝花夕拾》
4.综合探究类,结合热点,设题训练,练中提高。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与常规学习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由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通过学生直接体验整个过程,来促进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实际、结合当今热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实践及创新能力。复习综合实践专题从几方面入手:其一:总结每一考点的特点及答题格式。如:复习邀请语与邀请函,寻找答题的格式差异。邀请语答题格式:称呼语(明确被邀请方身份)+介绍自己+表明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等+礼貌委婉征询,属于口语交际;邀请函属于应用文注意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其二:以当时热点为材料设题,让学生学以致用。题目:临近中考,班级将举行鼓劲会,请你代表班级邀请学校校长参与。让学生当堂完成,展板展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提升学生答题能力;学校建校十年,将邀请学校调出的老师于2023年9月8日下午在学校开展建校10周年活动,请你代表学校写邀请函。其三:让学生合作探究“语”“函”的区别所在,通过学生做题,生生互评,老师点拨,掌握邀请语与邀请函格式等的区别,复习综合性考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更要掌握各类综合性题目答题格式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