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OPPPS微格教学视频的培训效果量化评价研究
作者: 窦燕 王晓妍 孔得伟 韩婷
摘 要 针对高校新教师培训中对参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情况评价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了以BOPPPS微格视频为对象的培训效果量化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形成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等级。然后引入马尔可夫链,得到参训教师两次BOPPPS微课实践的各个等级数量、等级比例以及状态转移来构建评价培训效果的量化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参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参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情况给出精准评价。
关键词 微格教学视频;新教师培训;教学技能;BOPPPS教学模式;培训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3)04-0069-07
0 引言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又是教师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效果评价是培训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价结果可以明确培训的优劣,总结培训得失,汲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培训积累经验并提出更加合理的培训策略。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是加拿大高校教师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能工作坊)培训的核心组成部分,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项目[2-3],该模式已经被应用于很多具体的学科教学中[4-5]。微格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兴衰、沉寂、理性认识几个阶段,广泛地应用于师范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并且相当多的高校也将微格手段用于教师培训[6-8]。北京大学在微格培训中,让教师自己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模拟并拍摄制作课件,最后聘请外部专家进行评审和诊断[9],这种培训效果评价方式依据专家的评审,评价标准未必能针对学校培训目标开展,很难评价培训效果。韩磊磊[10]基于微格教学手段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对微格教学进行视频录制,培训结束后对视频进行回看和反思,培训导师对参训教师的每一次微格训练仅进行语言反馈和定性评价来了解培训效果,很难真正了解参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情况。杜鹃[11]的教学技能培训也将BOPPPS教学模式作为其核心培训内容,在培训评价方面加入参训教师结业心得和后期访谈资料,增加了培训内容的丰富度,但是也没有量化评价效果。徐剑波[12]在针对所选案例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岗前培训总结的培训评估机制中提到,只是采用简单的理论考核,忽视对参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范官军[13]提出微格教学评价要立足于训练目标是否达成,应该把定量评价作为构建训练效果评价体系的重点。目前,以BOPPPS教学模式为核心、以微格教学为教学手段的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已经在国内20多所学校开展,提升了新教师的教学技能,但是在培训评价环节各有特色。如何定量评价参训教师学习和掌握BOPPPS的培训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尔可夫过程是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14],即下一状态的概率分布只由当前状态决定,在时间序列中它前面的事件均与之无关。马尔可夫链是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科夫过程,其无后效的特点使得可以将马尔可夫链模型用于教学质量评价。樊新海[15]采用马尔可夫链对某单位职员的敬业精神进行评价。董庆华[16]利用马尔可夫链把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作为主要依据来对学生群体进行形成性评价。罗娟[17]利用马尔可夫链对课堂教学进行动态评估。郭竹梅[18]应用进步度对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目前对BOPPPS微格培训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尚未见诸文献。本研究第一作者参与了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国际前沿教学法(BOPPPS)培训并获培训证书,还获得了以BOPPPS为核心教学模式的ISW和FDW(Facilitator Development Workshop, 教学技能引导员工作坊)资质,对BOPPPS有效教学有较深入了解。因此,本研究以燕山大学参加培训的新教师为研究对象,针对BOPPPS微格教学培训效果的定量评价展开研究,提出了BOPPPS微格教学马尔科尔夫链评价,即BMME(BOPPPS Microteaching Markov Chain Evaluation)培训效果评价模型,对参训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效果进行量化,较为精准地评价了参训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进步情况。
1 BOPPPS微格教学技能培训模式
11 培训理念与培训目标的设定
燕山大学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参与、体验与反思。
参加培训的新教师即将走进课堂,面对的学生人数大部分都超过30人,有的班级甚至超过100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了解学习者的心理是基础。校本培训希望参训教师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参与培训、体验培训,同时能够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教学技能进行反思。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借鉴了ISW的模式,设计了以微格教学为手段、以BOPPPS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模式。
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目标分为3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知识维度,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该能够正确解释 BOPPPS 中每个模块的含义。第二个维度是能力维度,分别按照 BOPPPS 模块撰写实用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有效使用各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运用基本的评价技巧评价教学效果。第三个维度是情感维度,激发参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参加培训的新教师通过短短的三天两晚时间,快速掌握一种课堂教学的技能,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运用到后期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成为一名教学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
12 BOPPPS有效教学法
BOPPPS有效教学法包含6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导言主要是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典故、时事热点等来导入。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按照SMART原则给出的明确、可达、可测量的描述,涉及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目标。前测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了解程度与知识基础,以便于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微调。但是要针对学习目标来设计测试内容,形式多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判断、选择、填空、投票等客观题方式,也可以提一些开放性问题。参与式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想各种办法让学生以动眼、动耳、动手、动口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最后达到动心的目的,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参与式学习的内容也要围绕学习目标来选取。后测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经过主动式学习是否达成学习目标,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加,并且教师要给学生反馈。总结是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摘要回顾、知识点总结,要简洁明了,尽可能以图形化的方式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最后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以及预告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等任务。
13 微格教学训练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的培训目标,在培训课程中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培训课程,包含《ISW与BOPPPS 介绍》《微格演练技巧与示范》《课程思政案例展示与点评》《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评价》《ISW与BOPPPS 介绍》。通过理论知识的介绍让教师了解这种模式,理解BOPPPS的内涵。除了培训教师理论授课之外,提升参训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方式就是实践,采用了微格教学的方法。《微格演练技巧与示范》是让培训教师采用微格训练的方法,需要为参训教师进行演示,便于他们获得直观感受。实践环节安排了两次微格训练:第一次微格实践是在培训导师介绍BOPPPS有效教学法和微格训练法后,请参训教师按照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10分钟的微格演练,培训导师为每一位参训教师录像,根据所设计的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给出每一项成绩;参训教师根据培训导师和同组参训教师的回馈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实施第二次微格训练,培训导师再次录像并给出评估,根据两次评估情况给出每位参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2 BOPPPS微格教学培训效果量化评价的BMME模型
21 BOPPPS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等级的设定
通过对加拿大约克大学BOPPPS培训的每个模块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结合燕山大学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具体情况,考虑微课视频的特点,对BOPPPS的每个环节的作用进行梳理,将每个环节作为1层,分成6层,作为一级指标;每层设计3~5个评价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最终形成6层24个二级评价指标;每个指标设定了5个等级的评价结果,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如表1所示)。
为了确切了解参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情况,培训时对每位参训教师的两次微格实践都录制了视频,每个人10分钟微格演练结束后,通过对视频的回放观看,对每一位参训教师的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环节分别给出评价等级。
关于两次微格教学实践,第一次实践可以看出参训教师在培训导师讲授和演示之后教学技能的表现。经过培训导师的引导和同组伙伴的反馈,参训教师进行第二次微格实践,可以看出参训教师的进步情况。由这两个阶段的变化,可以推测后面阶段的变化,这种教学技能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非常接近马尔可夫过程,即状态转移只依赖于前一个状态,因此本研究采用马尔可夫数学模型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2 马尔可夫数学模型
马尔可夫数学模型[14]如以下3个定义所示。
定义1 设随机序列{X(n),n=0,1,…}的离散状态空间为E。若对于任意m个非负整数n1,n2,…,nm(0≤n1<n2<…<nm)和任意自然数k,以及任意i1,i2,…,im,j∈E,满足
P{X(nm+k)=j|X(n1)=i1,X(n2)=i2,…,X(nm)=im}=P{X(nm+k)=j|X(nm)=im},(1)
则称{X(n),n=0,1,…}为马尔可夫链。
定义2 式(1)中右边条件概率形式为
P{X(n+k)=j|X(n)=i},k≥1,(2)
称之为马尔可夫链在n时刻的k步转移概率,记为Pij(n,n+k),它表示已知n时刻处于状态i,经k个单位时间后过程处于状态j的概率,它不依赖于n,其状态转移概率仅与转移出发状态i、转移步数k、转移到达状态j有关,而与转移的起始时刻n无关。当k=1时,Pij(1)成为一步转移概率,简记为Pij。它有如下两个性质:
存在且与i无关,则称此马尔可夫链具有遍历性。只要求出稳定状态就可以用它来计算一个状态的进步情况。
23 等级数量与等级数量的比例
每位参训教师在实施10分钟微格实践时,培训导师就根据表1中的评价指标为其每一个环节给出一个等级,现场难以确定等级的,通过再次观看微格教学视频来确定,最终为该参训教师的10分钟微格训练给出24个等级。
本研究用T表示参训教师的集合,T={T(n),n=0,1,…,m},其中T(n)表示某一位参训教师,m表示参训教师的人数。T(n)进行一次微格训练后所得到的等级数量为{G(i),i=1,2,3,4,5},其中G(i)表示获得i等级的个数,i=1表示等级为“优”,i=2表示等级为“良”,i=3表示等级为“中”,i=4表示等级为“合格”,i=5表示等级为“不合格”。因为BOPPPS的每一次微课实践都会用24个评价指标来给出某一位参训教师的评价结果,故每个等级数量的比例为{P(i),i=1,2,3,4,5},某一位参训教师获得某个等级的数量以及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