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促青年教师成长

作者: 杨己洁

相传很久以前北京城里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衣服,不仅按照成衣法量尺寸、定式样,而且善于把握对象的特点,因此做出来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此为真正的量体裁衣。我想做衣服如此,培养人亦如此。我园18位带班教师中有10位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下,他们个性和经历各不相同,在成长的过程中,既面临相似的问题,也有着不同的困惑,作为管理者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量体裁衣”,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一、求同,从关键性经验出发解决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性经验”在高瞻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中,用来描述学前儿童在社会、认识、身体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经验。在幼儿园里和幼儿同时成长的还有年轻的教师们,他们伴随着幼儿的成长也在获取专业性的成长。在他们的成长中同样有一些关键的经验,对于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态度

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决定着其成长的宽度和高度。在对新入职教师的调查中,关于职业选择原因这一项,80%的教师都选择与爱相关的选项。由此可见,喜欢孩子、喜欢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是大多数新入职教师的初心,那么他们在成长的进阶中就要时时牢记自己的初心,从爱出发,从心出发。

1.给予自己成长的时间。有的教师很容易焦虑,如看到老教师带班时班级常规稳稳当当,孩子们很有秩序,自己带班时孩子好像“欺负”自己似的,于是想各种办法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却常常事与愿违。我们注意提醒这些教师不要太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就像小班刚入园的孩子一样,适应是需要时间的,放松的状态更加有利于他们度过个人成长的适应期。我们邀请老教师给青年教师讲自己的成长故事,一起看教育故事电影,让青年教师淡定成长。

2.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青年教师正是人生最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之时,身上自带正能量。但也正因为年轻,容易冲动,有些负面情绪不知如何调节。在与一位工作两年的教师交流时,她告诉我,自己“非常关注个人感受和他人评价,对任何批评都很在意,甚至会视为人身攻击。做事情也会考虑周围很多因素,十分敏感,内心紧张”。年轻的教师时常面临外在评价的压力,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为每一位年轻教师制作成长档案,用正面和积极的评价来回应他们的成长,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从而保护他们的原动力。

3.保持不断进取的干劲。刚工作的教师,每一件事都要学习。小到怎么照顾如厕的小班孩子、怎么建立班级常规、怎样和孩子交流,大到独立设计一个活动、承担半日活动组织,每一件事情背后都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我们引导教师向孩子学习,学习孩子面对新事物时的那种好奇心和行动力。每一件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方法。比如:要建立好的常规,板着脸可能不行,靠老师不断提醒可能也不行,看看身边的事例,主动去请教,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二)基本能力

幼儿教师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很多,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种能力对青年教师尤为重要。

1.与幼儿沟通的能力。怎么和幼儿沟通是所有青年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我们通过专题讲座和实地观摩等方法,培养青年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能力。首先,要多运用身体动作和幼儿进行交流,一个微笑、一次点头都会让幼儿感到温暖和安全。其次,不要着急自己说,而是耐心听幼儿的想法。再次,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可以借助语言以外的动作、图片、声音等。我们让年轻教师给自己开展的活动录音或录像,然后组织大家一起分析,不断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开展好故事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木偶剧表演等活动,让年轻教师的语言表达在不断磨炼中更有魅力。

2.观察分析的能力。如何观察分析幼儿,青年教师们在学校里都学习过,怎么把学过的理念和理论转化为有效的实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因此,我们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第一步就是学习观察幼儿。我们带领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小故事中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让早期教育理论看得见》《作品取样系统》等,帮助教师掌握观察的方法、找到分析的支架。教师们每个星期至少完成两篇图文并茂、有质量的观察记录。我们还鼓励教师做连续观察,并相互交流、完善观察记录。

3.一日生活环节组织的能力。为了提升年轻教师的独立带班能力,我们组织他们观摩半日活动,分别看成熟教师和年轻教师带班,再一起讨论、分析背后体现的观念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生活环节;了解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教师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要重视过渡环节的安排,减少幼儿等待现象;重视观察和总结,将好的方式变成一种习惯。

二、找异,从个体出发量身定制发展方案

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共性问题,还有个体需求。

(一)量

只有把尺寸量好了才能做衣服,所以我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了解青年教师。

1.SWOT分析。我们引导青年教师通过SWOT表格进行自我分析,从内部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机会和威胁,借此了解每位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自身的评价。

2.近距离接触。在教师自己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近距离接触教师,更好地了解他们。进班看活动、日常交流、教研活动等都是与青年教师近距离接触的好机会。对于工作第一年的教师,我们一般会提前通知他们做好准备;对于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更多采用推门听课,看日常状态下的带班情况。在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去观察教师的成长,尽量避免挑刺的心态,交流中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让每一次面对面交流都能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3.特定任务下的观察。给青年教师布置小任务也是了解他们的好方法。如疫情期间,教师们都积极报名完成微课,但不同的教师表现出来不同的状态。有的从接到任务起就特别主动,爱动脑筋;有的报名积极,但做事拖拉;有的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有的一丝不苟,反复录制……开学后,我们有针对性和这些教师聊做微课的过程,对每一位教师的了解又更加深入了。

(二)裁

裁比量更加重要,也必须更加谨慎。我们的做法是:

1.制订个人规划。我们引导教师先自己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未来三年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你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等等。每个教师认真思考后写下来,之后我们再逐一和他们沟通,使个人发展规划更加合理合适。

2.实施个别指导。我们重视并关注青年教师的个别特点和需求。如关注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观念正确的前提下适当提供建议,不给条条框框,鼓励他们放手去做。又如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的是实操性的干货,我们就有针对性提供具体的策略。此外,持续关注青年教师,我有一张表格,记录了每一次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简单情况,指导不仅仅是随机的推门,更是有计划的行动。

3.根据所长给予机会。每个青年教师身上都有闪光点,给每个人施展的机会是“裁”的重要内容。我们根据教师们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如主持、策划、布展、美妆、运动,每个人都做最精彩的自己。有的教师美术素养比较好,我们就将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交给她,让她来策划,以她为主带领教师共同完成;有的教师文笔比较好,我们将幼儿园通讯报道的工作多交给她一点;有的教师比较内向,但做事情非常踏实认真,我们把一些大型活动的准备工作交给她……放手开始是比较累的,但收获一定是多的。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代表着幼儿园的未来。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量体裁衣”,成长的是他们,发展的是幼儿园。

上一篇: 暖心至,向阳行
下一篇: 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