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

作者: 陈丽琼

我园是一所新举办的公办幼儿园。新办一所幼儿园,其实就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每一个“1”的实现,都是一项突破;每一个小小的“1”,最终累积成一个大大的“1”,那就是幼儿园顺利开园、规范发展。因此,我在接到任命之后,就和团队一起思考如何办好这所新的乡镇幼儿园。

一、关于园舍建设

从“0”到“1”0

幼儿园是用小学的校舍改建,结构上受到限制。为了保障设施设备的配置符合国家规定和办园需要,我们对照《云南省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要求,列出了《昆明市西山区第五幼儿园设施设备购置清单》。清单所列皆为督导评估的要求,为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朝着规范的办园方向发展,避免走弯路和不必要的浪费;也为了缩小与城市幼儿园的差距,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创设他们喜欢的环境和氛围。在幼儿园园舍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如村中有一所清真寺,与幼儿园仅隔一条马路。清真寺塔顶为绿色,幼儿园就选择象征着希望的绿色为园舍主色调。幼儿园所在地有滇池出水口,不时可见成群结队飞过的海鸥,所以在园所建筑上装点了白色海鸥剪影,海鸥的剪影倒过来刚好就是“五”的拼音首字母“W”。白色海鸥让绿色的幼儿园充满了灵动,而绿色的幼儿园又将给周边村庄带来快乐与生机。

二、关于办园目标

目标是乘风破浪前行的动力,有了目标也不会偏离前进的方向。我们把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定位为“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教师安心”。简单的十二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一)家长放心。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幼儿园,如何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之间的了解。因此在建园初期,我们就详细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传统文化。如这里是回族聚居地,要让居民放心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首先必须解决孩子的饮食问题,提供回族餐,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

为了更好地与居民融合,我们上网查阅关于回族的服饰、饮食、习俗、习惯、节日等,加深对该民族的认识,在办园上体现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我们坚信,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沟通,再加上后期对家长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与指导,一定能增进家园之间的相互了解。有了了解作为基础,有了设身处地为家长考虑,再通过家访、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有效、真诚地沟通和交流,“家长放心”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二)孩子开心。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办园宗旨,我们将孩子的健康快乐放在了首位。充分利用户外活动场地较大的优势,在园内规划了适合幼儿体能锻炼的设施,例如:安装了一组宽1.5米、长15米的大型体能锻炼设施和30米防滑跑道,照顾到幼儿钻、爬、跑、平衡、悬垂、跳跃等技能的获得;购置了球类、脚踏车、跨栏、钻圈、体操垫等器械;设置了沙池和戏水池,投放大量玩具,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所需的各项技能。我们还考虑在园内设置种植园区,建设一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探索区域,让孩子们可以随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成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人。

(三)教师安心。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我园地处乡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要让教师们安心在这里工作,除了要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们精神的力量。就拿我本人来说,我之所以选择来乡村工作,也正是受张桂梅老师的影响,想着尽自己的力量,为这里的孩子、乡亲们做点什么。所以,我们也需要让教师们懂得,来到这里工作,不只是为了解决就业的问题,更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我们要让乡村幼儿享受和城区孩子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让“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让美好的人生从这里启航,让美好的童年在这里度过,让美好的品德在这里习得”,这是我们为幼儿园规划的美好愿景。教师们真正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才会心甘情愿留下,为这里的孩子拼搏奉献。我们还要为教师创设轻松和谐温暖的工作氛围,如准备温馨的宿舍,让他们安心上下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更要为教师创设学习成长的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和技能。

三、关于办园方向

幼儿园创设了五大功能区域:三五成群——欢乐区、学富五车——小书吧、五彩缤纷——技艺坊、五音六律——音乐馆和五味俱全——生活馆,名称之所以选择带“五”字的成语,是和“五幼”的“五”相一致。同时,也是结合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并最终实现与“‘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通过“美德教育——育心”“劳动教育——育品”“体质教育——强体”“爱国教育——强志”“艺术教育——激趣”五种教育手段来配合“五育”并举的落实。只不过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将“智”改为了“志”,我们认为,学前教育阶段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学习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定位为“传承中华美德”。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还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华美德的知识,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大致也是五个方面,即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幼儿园一定要让孩子们懂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要有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要有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些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教育内容与传统美德的传承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宜推广的方法,这也是我园开园后将进行的第一个课题研究。

四、关于幼儿园园标

从“0”到“1”1

结合幼儿园的名称,我们还设计了园标(见下图)。园标的主体是一只张开的手,手刚好5根手指,寓意五幼的教师会用勤劳的手为孩子创造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孩子也张开双臂拥抱五幼。伸开的5根手指还代表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我们倡导的“五育”并举,以及五幼为孩子们创设的“五大功能室”。园标整体运用绿色为主色调,与幼儿园的建筑相协调,象征着希望、活力。绿叶的点缀和海鸥相互映衬,充满了灵动;爱心和花朵象征着教师源源不断的爱流向孩子幼小的心田,浇灌出美丽的花朵。我们还设想在幼儿园大门的两侧各竖立一只手的模型。左边为小手掌,孩子入园时的入园仪式上,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掌与模型击掌合影,表示自己愿意成为五幼的一员,在将来的三年中会和五幼一起成长,五幼也承诺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快乐的童年。右边是大手掌,三年后幼儿再与大手掌击掌合影。

以上是我们对幼儿园建设和发展的一些思考,还有不够成熟、全面的地方,会在今后的办园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我们也将继续努力,让幼儿园由弱变强,成为西山区乡村幼儿园的典范,引领周边幼儿园共同发展,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