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逆向教学设计“三问”
作者: 孙怡君
摘 要: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此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再寻找能够判断学习结果是否达成的证据,由此设计评价任务;最后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课堂学习活动。这样把结果视为起点,把评价任务提到学习活动之前的设计思路,可以帮助教师理清学生的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如何观察和监测,以及课堂的教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基于这一理念,在进行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时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学生真正要学什么?如何判断学生到了哪里?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到那里?
关键词:小学英语;逆向教学;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确定目标—设计活动—评价跟随”的顺向设计不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也就是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此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再寻找能够判断学习结果是否达成的证据,由此设计评价任务;最后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课堂学习活动。这样把学习结果视为起点,把评价任务提到学习活动之前的设计思路,可以帮助教师理清学生的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如何观察和监测,以及课堂的教应当做好哪些准备,从而有效避免教、学、评割裂的现象,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在进行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时,教师至少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学生真正要学什么?如何判断学生到了哪里?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到那里?下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综合板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对这“三问”的解答。
一问:学生真正要学什么?——以学习结果为设计的起点
在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需要思考“学生真正要学什么”,以此明确学生的学习所要达成的结果,把握教学设计的起点。基于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可以先从单元整体入手,充分考虑话题功能以及知识之间的连续性,整体认识本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再以单元主题意义为主线,聚焦具体课时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等,从而精准地判断“学生真正要学什么”。
这一单元的主题为“on the farm”,属于“人与自然”的主题范畴。在这一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农场的词汇,如farm, apple, pear等;掌握核心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 ...?”以及相应的回答“They’re ...”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重点掌握字母m在单词中的发音;掌握a和an用法的区别,并能理解和运用名词的复数形式;此外,还要了解农场并感受农场的乐趣。
对整个单元有清晰的认识后,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这一单元各板块的内容,将其整合成四个子主题,串成“Know about farm(初识农场)—Have fun on the farm(乐享农场)—Enlarge the farm(扩建农场)—Design the farm(创建农场)”的主题线。而综合板块作为整个单元教学中的第三课时,涵盖Song time板块、Sound time板块和Checkout time板块的内容,是在前两课时学习基础上对农场布局以及农场常见事物的进一步学习和认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一课中,学生真正要学习的内容包括:
(1)语音上,学习字母m的发音,能在阅读语篇时运用发音规律找出含有/m/发音的词汇并朗读。
(2)词汇上,正确理解并运用包括farm, they, those, apple, pear, orange, who, pig, cow等在内的核心词汇;在语境中正确理解welcome, they’re,chicken, picture, duck, who’s等次核心词汇;认识并理解tree, sheep, lamb, lemon, meadow, fence, tractor, pumpkin, milk等补充词汇。
(3)词法上,学习these和those两个指示代词,掌握名词单复数形式。
(4)句法上,学习用特殊疑问句“What are these/those?”和一般疑问句“Are these/those ...?”询问农场上的事物。
(5)歌曲上,熟练演唱歌曲On the farm,学唱补充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Farm,学习正确匹配农场动物的名称和叫声。
这样,教师便对学生所要达成的学习结果有了准确的判断。
二问:如何判断学生到了哪里?——从学习结果出发设计评价任务
在明确了学生真正要学习的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回答的是“如何判断学生到了哪里”。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设计合适的评价任务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预期的学习结果以及达到何种程度。这需要教师从预期的学习结果出发来设计与其相匹配的评价任务。
这一课时由于聚焦综合板块的学习,是对学生已学的回顾和补充,所以,教师设计了基础性、巩固性和迁移性三种评价任务,以准确判断学生“到了哪里”。
基础性评价任务包括两项:
【任务1】
Listen and trace:听对话,将下页图1中的单词按听到的顺序连接。
【任务2】
(1)Sing and comment:学唱教材上的歌曲On the farm和补充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Farm,并完成评价:如果能够熟练演唱这两首歌曲,并能正确匹配动物名称和叫声,请给自己三颗星;如果能够演唱这两首歌曲,请给自己两颗星;如果能够演唱其中一首歌曲,请给自己一颗星。(2)Change and sing(选做):根据自己对动物叫声的了解,参考歌词“... on the farm go ...”,改编歌曲On the farm。
这两个评价任务重点考查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对第2项、第3项和第5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任务1中的对话涵盖了有关农场事物的单词,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此外,正确连接后得到的图形“M”为后续巩固字母发音做了铺垫。任务2细分成两项,第一项需要学生学唱歌曲并完成自评,在对自己的学习程度有一定的了解后再选择是否要完成第二项选做题;第二项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补充歌曲中的所学内容来改编教材上的歌曲,其本质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动物及其对应的叫声拟声词。
巩固性评价任务也包括两项:
【任务3】
Look and find:圈出图2中含有/m/发音的单词,并尝试朗读。
【任务4】
Read and write:参考农场的平面图(见图3)以及事物的介绍图(见图4),结合任务3中的信息,完成Amy和Tim的对话。
Amy The farm is nice! What are____?
Farmer Sam has a farm. Look! Look! Look!
In the meadow , lambs and cows. Baa!Baa!Moo!
On the trees, apples and lemons . Yum! Yum! Yum!
On the land, pumpkins and a tractor . Go! Go! Go!
Behind the fence , chickens and pigs. Cluck! Cluck! Oink!
Cows make milk. Chickens make eggs. Good! Good! Good!
Tim They’re pigs. And look! A red thing(东西) is on the land!
Amy Is____a tractor?
Tim Yes! It’s____and tall.____pumpkins are under it.
AmyWhere are apples?
TimThey’re____the trees.
AmyWhat are____in the meadow?
TimBlack and white ones?
AmyYes!
TimThey’re____. They can make____.
Amy I like the Good Fun____.
这两项评价任务可以有效评估学生本单元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完成这几项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巩固相关知识。任务3指向Sound time板块,语篇中不仅有本单元已学习的词汇,还包含不少学生不熟悉的单词,这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字母m发音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任务4要求学生综合梳理和提取平面图、思维导图以及文本中的信息,补全人物对话,集中考查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句型和词汇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涉及对学生信息梳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考查,可以为教学调整、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证据。
这一课的迁移性评价任务如下:
【任务5】
Think and draw:参照图5,选择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农场中的事物,为其制作一张思维导图。
这项任务需要学生贯通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并发散思维,从外形、颜色、位置、叫声甚至加工后的产品等多个角度来描述一个或多个农场事物,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性检测,也是对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
在清楚知道“学生真正要学什么”后,教师就可以此为方向,设计与其相一致的评价任务,这是对学生“到了哪里”的证据的寻找,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将教的起点锚定在学生的已知上。
三问: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到那里?——以完成评价任务为目的设计学习活动
在回答前两个问题之后,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带领学生填补已有能力与预期学习结果之间的沟壑。也就是说,为了让学生完成评价任务,教师要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相应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将学生“带到那里”。
本课时的主题是“Enlarge the farm”,与前几课时相比,学生需要学习更多与农场相关的词汇,对核心语法点的运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选用Peep inside the farm这一绘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并据此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了如下几个学习活动。
第一个活动为头脑风暴。这一活动共分为三轮,分别以“the animals on the farm”“the plants on the farm”“the places on the farm”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农场中动物、植物及地点的词汇。前两轮有关农场中动物和植物的词汇为学生的已知内容,最后一轮旨在引出本课时的补充绘本,创设农场的情境并出示农场布局图,拓展学生对于农场的了解。这一活动为达成任务4做了准备。
第二个活动为“观察农场布局”。农场共分为houses, meadow, pond, farmland, garden五个区域,分别对应绘本中的几处场景。教师首先以“What can we see here?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聚焦houses区域,提出系列问题,包括“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 ...?”“What colour is the house?”“What else animals can live here? ”,激发学生对于绘本的好奇和阅读的兴趣,以及对农场的探索欲。最后,教师就已出现的农场事物绘制示范性思维导图,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农场事物的了解,另一方面供学生参考。这一项活动可以有效补给有关农场的词汇,同时带领学生复习核心语法点,帮助他们完成任务4和任务5。
第三个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找出其他几个场景中的动植物,填写在农场布局图的相应位置,并选择任一场景用目标语言创编对话。目标语言包含“Welcome to ...”“What’s this/that+位置?”“What are these/those+位置?”“It’s .../ They’re ...”等。这一活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对农场动植物的认识,发展他们的自主性,提高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也是对任务4和任务5的铺垫和准备。
第四个活动为Song time板块学习活动。在学生完成农场布局图的绘制后,教师提问“What do they sound like?”,并引出歌曲On the farm,组织学生学习动物的叫声。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将农场动物的名称与其叫声相匹配,指向基础性评价任务1和任务2的达成。
第五个活动是Sound time板块学习活动。教师从绘本的最后一幅图(农场外正在售卖农副产品冰淇淋)过渡到Sound time板块,从“ice cream”中引导学生发现字母m的发音规律,并借助“Clever Tom from the farm, makes ice cream for his mum.”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形成对语音的初步认识。这指向任务3的完成。
最后一个活动是综合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区域完成农场的设计,并自主选择一种汇报形式(表演、绘制思维导图或海报等)。汇报后,小组间相互点评,并依据其他小组的评价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这一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深化认识,对完成评价任务大有助益。
逆向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确定学习结果、评估学习情况、设计学习活动有机统一,让设计层层推进,让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展开,为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根本保障。当然,教师在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时,还可以不断细化,反复推演,使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和明朗。